繁体
谢贤古整下衣襟,坐正
,隔案向我问
。我也正襟危坐,这
师生间的学术讨论,局外人看是一
雅与神秘,于读书人自己而言,是彼此思想的
,是很神圣的事,容不得儿戏姿态。
他稍顿一下,以缅怀的语气
叹
:“那些批注我
了好多年了。这些年凡我钟意的门生都有机会读到,二十几年了,林生你是第二个从中读
我不满情绪的人。”
姓姚,名崇,字元之,你可能听说过他,五年前已经以夏官侍郎的
份同中书门下三品,参知政事,
政事堂拜相了,前不久又加封为相王府司
。你科举应试时可以去拜访一下他。”
儒家始祖孔老夫
一生述而作,把毕生
力都贡献给了对这几
古籍的整理上。夫
的儒家思想,从为人到从政,从理论到实践,俱包
于这几
经典中。
看这么会儿书,我心中正好有不少学术上的问题要请教谢贤古,便合上书随他向后面走去。谢贤古正一人呆在书房,书案上摊有一书,我扫上一
,认
是老
的《
德经》。
姚崇啊!我倒
一
凉气。此君文武兼备,先是以科举
仕,接着却又投
军旅,担任了一系列军职,后在契丹
寇时,其军事行动受到当时尚是武后的则天女皇赏识,官拜兵
侍郎。
贞观时太宗有
于儒家学派之繁杂,且各派间为一些细枝末节斤斤计较,互争长短,却又皆不关宏旨,反而使天下士
莫知所从,而且众派纷立也与大唐之一统不合,不利统治,遂
一统儒术。
让其兵
侍郎改称夏官侍郎后仍据原职。后历经周兴来俊臣等酷吏的恐怖政治及诸武氏
弟
权,此君一直隐忍其才,竟也安然度过。
不知
为一代大儒的谢贤古为何在其批注的字里行间会

对这
享誉天下的儒家集大成之作不满同,有机会倒要请教一下他,也许他有些我想不到的独到见解。
末了我小心翼翼的问
:“学生读谢师的批注,觉得谢师你对这本大家都颇为称
的《五经正义》似乎有些看法?”
他看我
来合上书,招呼我在一边坐下,微笑
:“老夫午睡醒来本想读会儿书,又觉百无聊赖,便找林生你过来陪我聊会儿天,你不会嫌我这老
烦人吧?”
所谓《五经正义》
而九
邪说自隐,这本《五经正义》的面世在千年儒学思上的地位足可与汉武帝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诏令相妣
。
读得一会儿便发现我这位谢师对这本书并不满意。这
不满是从他批注的字里行间透
来的,而对书中的见解他批驳的倒并不很激烈,很多地方还表现
由衷的赞赏。
“谢师的批注学生读了,非常
到恰当,很多地方让学生茅
顿开,只是还有些地方无法领会谢师本意,请谢师指教。”
二十年前,唐
宗驾崩后,武后专权,废去中宗李显,贬其为庐陵王。改立睿宗李旦为傀儡皇帝,是年为光宅元年,武后借慧星
现对朝廷朝廷改制,将原来的中央机要之司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别改为凤阁和鸾台,尚书省改为文昌台,其下所辖之吏
礼兵刑工六
仿古《周礼》分别改为天官,地官,
官,夏官,秋官,冬官。
我忙谦声
:“那里?学生正有问题
向谢量讨教呢。”“哦?我着人送去的那两本书你已经看了,有什么心得和我说说?”
他的不满倒象是针对这本书的存在似的,让我不由有些奇怪。要知这《五经正义》是对《周易》《尚书》《诗》《礼记》《
秋》这五本儒家经典的注释汇编。
谢贤古看着我面
微笑“你读
来了?无庸讳言,老夫不认为这本《五经正义》的
现对儒学的发展是件好事。”
我开始和他就《五经正义》中的一些问题讨论起来,主要就是我刚才读他批注时不能理解或意见与他相左的地方,谢贤古颇有兴致的对我的问题一一耐心
答。
了,让我读得颇为吃力,却还是仔细的读了下去,因为谢贤古学术思想的
华基本上全在这儿了。
然而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儒学的发展
现了一个断层,后世学者对夫
编定的这几本经典中的
意开始有不同的理解,于是各持已见,互不相让,遂成不同的儒家学派。
此项伟业直到
宗永徽时,这本御令钦定的《五经正义》问世,才算完成,自此儒学完成了自己的大一统。
“第二个?”我一愣,倒不是为我这第二不是第一而不满,只是奇怪我正问他问题,他突然就缅怀起往事来了。谢贤古看到我的表情微笑
:“第一个读
来,并向我提
和你刚才一样问题那个人应算是你大师兄,他是岂今为止老夫最得意的弟
。
此番改制,武后是为
亲信和武氏
弟到朝廷重要
位,为周改唐命
准备。许多大唐名臣纷纷落
垮台。然而姚崇以唐室旧臣
份据兵
要职,
使武后怜其才而不舍替换。
一页页翻看下去,
心沉浸于谢贤古那些独到而
当的批注间,不觉间一个时辰就过去了。敲门声响,把我的心神从书卷中拉了回来。满叔推门
来,说谢贤古午睡醒了,邀我书房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