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没往心里去了。他出了一会神,道:“文长,你方才说什么来着,朕适才思索这三省六部具休该如何施行,没有听见,麻烦你再说一遍。”
陈群道:“皇上太客气了。”说着又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
刘备笑道:“对的,对的。仁禄就是太谦虚,其实他一心一意有朕办事,什么隐患都先替朕考虑好应对之策,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从不居功,当真是朕的股肱之臣。”
贾仁禄道:“皇上过讲,微臣愧不敢当,其实这些都皇上平时和臣讨论政务时零零散散提到的,臣不过是将它总结出来而已,又有什么功劳。”心想:“有的功劳要赶紧谢,有的功劳去非推掉不可,这其中分寸要是把握不清楚,小命当场就得玩完。”
刘备道:“哦,朕怎么不记得曾和你说起过?”
贾仁禄笑道:“皇上日理万机,一时或忘,也是很正常的时情。”
刘备哈哈大笑道:“你呀,老是这么谦虚。”
陈群在官场混久了,自然也是一个马屁精,道:“孝武皇帝设尚书台,光武皇帝架空三公而将权利移交尚书台,这些事情皇上肯定有对仁禄讲过,仁禄由此发端想出了三省六部制。这和皇上的平常教晦指示那是分不开的,否则无凭无借,仁禄又如何能想出这个一个天下绝伦的制度来。”
刘备十分开心,笑道:“看来朕以前是有对仁禄说起过这方面的事情,只是工作太忙,一时忘了,哈哈。三省之设可以说是仁禄权衡尚书台利弊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发展而来。而六部之创当真是亘古未有的创举,反正朕是想不起来以前曾有过类似的制度。”
陈群道:“皇上,您难道忘了,光武皇帝曾在尚书台设吏部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分理国家政务,不过六曹权职规定不如六部明晰,仁禄一定是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这才有了六部之创。”
贾仁禄打蛇随棍上,道:“对的,对的,臣那日曾听皇上讲起六曹之事。皇上说的每一句话,那可都含有无尚玄机,发人深省。臣听了这一席话,当真胜过读一百年两百年的书,终于大彻大悟,想出了六部这个名头,其实这都是皇上心里所想,臣只不过是多嘴将他说出来了而已。”
陈群道:“皇上高瞻远瞩,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虽古之圣主明王,亦不过如是。”
刘备道:“你们两个,一个比一个会拍马屁,哈哈。”
陈群皱起眉头,道:“仁禄依皇上指示所定之法,美则美矣,不过仍有纰漏。”
刘备道:“什么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