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九一三章 天火降
国朝的制度设计,完全由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心意决定。比如收税,他认为贪官污吏会借机鱼rou乡里,让百姓不堪其苦,便想chu了以‘良民治良民’的方法,an照赋税水平,将一个县化为若干粮区,以其中田产最多、名声最好的富hu为粮长,全权负责税粮收解。
通常一个粮长负责几千到一万石的税收任务,但也有少至数百石的,这主要跟州县的地理环境有关,像富yang县这样‘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方,人口居住分散,耕地也少,一个粮长基本负责一个乡、十几里、千余石的征税任务。
每到纳税时节,本区的粮长副粮长,便会知会各里里长组织乡民,于指定日期到指定地点纳粮。期间,官府会派书办充任会计,也行监督之实。这zhong半官方的征收方式,自然谈不上什么效率,一天最多能有两三里的百姓完税,七八天收完,就算ding厉害的了。
其实也不少了,两三里就是两三百hu,一huhu的锱铢必究,工作的确很繁重。是以征粮这些天,粮长并县里书办,都是天不亮便到河埠tou,支起桌子、摊好册簿,等百姓前来完税。
天刚ca亮,便有十几艘敞口船,破开清晨的雾气,横七竖八靠近上新乡的河埠tou。船上盖着草席,把船shen压得很低,里面装得自然是新米…这是离着镇上最近的一里百姓,前来完税了。
码tou上的晁家长工,大声提醒带队的里长,让他尽量把船停得密实,好给后来完税的船只,留chu地方来。
国朝行里甲制,一里十甲,共一百一十hu。其中上等十hu称为里长hu,hu主lunliu为里长。其余百hu称为甲首hu,则lunliu为甲首。故而里长之下,总有十个甲首,每个甲首guan十hu人家。
里长吩咐各甲首照办,自己则tiao上埠tou,来到窄窄的栈桥尽tou,便见一张长桌横在yan前。桌上摆着账簿笔墨,桌后搁着两把椅子。左边椅上坐着一shen绛紫se直裰,tou带**帽的晁天焦,右边坐着个toudai吏巾,shen穿白衫的年轻人,应该是县里来的书办。
里长朝两人行了大礼,方对晁天焦dao:“公正,我们十八里的秋粮已经运到,劳烦您老收验。”
“嗯。”晁天焦拢着胡须,看看王贤,待他点tou后便dao:“老规矩,上等hu先来吧。”
“公正贵人多忘事,我们十八里没有上等hu。”里长陪着笑dao。
“又有了,要an重he的册簿缴。”晁天焦翻翻账簿dao:“统共是三hu,上中下各一则。”
“啊…”里长有些发蒙dao:“之前没听说啊。”
“这不就听说了么?”晁天焦缓缓dao:“还有中hu也多了十hu。喏,这是名单,你跟这十三hu说下,让他们要么今天先jiao一bu分,明天再来补上,要么明天一并jiao齐。”说着咳嗽一声dao:“先让其余人来完税吧。”
“这,这一时间,如何jiao代…”里长拿着名单,愁苦万状dao:“上调hu等的,非骂死我不可。”明朝将百姓an田产、财富、人口分为三等九则。等级越低,税率也就越低,等级越高、税率也就越高。下等hu最低三十税一,上等hu最高十税一,上下竟相差三倍,也无怪乎百姓会如此低调谦逊,家有良田千亩,也说自己是中等人家,家有百亩田产的,皆以下等自居了。
当然,归在何等何则,是要官府说了算,这就孳生了极大的寻租空间。每年登记时节,便是hu房书吏、里长、坊长的盛宴。切shen利益相关,每一hu都不敢省这个钱。拿了钱就得替人办事儿,现在又告诉人家办不成了,不光是退钱rou痛,还有个患不均的麻烦。
凭什么是我家不是别人?那些倒霉的家hu,非把他骂死不行。
“跟他们直说便罢!”立在晁天焦边上的,是他的弟弟晁地焦,闻言一翻白yandao:“无论如何,他们今年都得an这个数jiao了,要是不想jiao也行。等过了期,自有官府追比,到时候和差爷慢慢理论就是。”
别看收税的前半程是以‘良民治良民’,非qiang制xing的。可一旦有拖欠发生,官府便会louchu狰狞面目,派人下乡cui课。那一番sao扰,可谓ji飞狗tiao、鬼哭狼嚎。要是cui缴还不jiao,官府就会追比,打板子、站枷号,非让你倾家dang产也得把欠税补上…
里长见没法讲理,只好转回去,让第一甲的乡亲先去完税,却留下其中一个dao:“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