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一十一章心有不甘(2/2)

陶恩培更加惊异的是,他在市集上见到一个还留着辫的教书先生,便上前一问,那教书先生还没回话,旁人倒是嘲笑了起来“这位老先生你别问这孙秀才了,他舍不得剪那,还被天国圣兵征收着重税呢。”

从芜湖走路到天京一路行来,陶恩培所见天国治下和衡所见差不多。百业凋零。百姓们过着一般穷困的日,到都是毁掉的孔庙和佛堂庙,他一颗心更加的沉到了谷底,暗中寻思,这天国难真是一场梦幻而已?

陶恩培数年前也到过苏州,也在运河上行过船,现下那农人一说,他才注意到果然这运河上的商船多了起来。

闻言之后,陶恩培更加心有不甘起来,他急于见到西王一探究竟,便不再耽搁,继续乘船往苏州而去。这一日到了苏州浒墅关后,一行人便让陶恩培乘了车往苏州城而去。(未完待续。。)

荣禄笑了笑说:“既然是密函,自然不能为外人说起。陶公风亮节,一时君,本官找你代投密函就是放心陶公为人,若是随便差什么人去,只恐密。这笔易如何?本官救你命,你帮本王送密函。”



颠簸的车上,陶恩培又一次拿那封漆了火漆的信函来,这一路上他反反复复的拿来看了很久。一个人要守住秘密的确很难,陶恩培自问也非常好奇这书信里到底写了什么,同时也好奇一个满清贵胄,一个长西王两人会有什么集,极少人能熬得住这好奇心,不去拆阅那信。

当下白泽堂的讯息传。萧云贵便派了宋锋、苏冀这队青年近卫军前来接人。

己这次助湘军袭了衡,萧云贵一定知,自己也算是彻底和萧云贵为敌了,假如是这样的话,最想要自己命的人,一定是萧云贵。

荣禄自然不肯引颈就戮,虽然加了防卫,但那些刺客总是如跗骨之蛆般难缠,是以荣禄便想到写封密信给萧云贵。但荣禄自己和萧云贵的联络已经断了,最后他便想到了陶恩培这人。

到了一,只见此听了数百艘平底沙船,陶恩培在宋锋、苏冀等人护卫下到码的集市去看了看,这里人群汹涌,农家百货齐全,禽走狗、竹篾箩筐、山珍河鲜一应俱全,往来的商贩都是来这里收购农货的,听闻也没了什么苛捐杂税,商贩只一次商税,货品便可通行无阻了,是以商船也多了起来。

在众人的嘲笑声中,那孙秀才掩面而走,也就没答陶恩培的话了。

但也正如荣禄所料,陶恩培的确就是那极少数能守住秘密的信人。轻叹一声之后,陶恩培再一次把那信函收了怀中。

荣禄找了个死囚了陶恩培的替,随后命人护送他绕江西,最后陶恩培只到了芜湖。投到芜湖的太平军中。芜湖的太平军中也有西殿白泽堂的人,陶恩培失陷衡,白泽堂大批人除了要刺杀荣禄外,萧云贵还命白泽堂的人寻机救陶恩培,却不想陶恩培自己现在芜湖。

陶恩培很是奇怪的问苏冀:“苏小哥,这苏褔省是西王治下么?怎么和天京那边不一样?”

那孙秀才满脸通红,大声:“你们这群背祖忘宗的人,在下不和你们计较!”

陶恩培不知荣禄的密函是什么,但他还是答应了下来,就这么带着污名去死,他还是心有不甘的。

陶恩培哦了一声:“什么密函?”

在无锡陶恩培下船问过几田归来的农,那些农人告诉陶恩培,如今西王新立了苏褔省搞新政,分了田地给他们耕,还发给农、耕、谷,等到夏收之后只消缴纳定额的粮赋即可,其余的都归自己。而且村中沿着运河还多有行船、商船往来易,自己但凡有些农副产品的,都能卖得去。

这一日到了镇江之后,陶恩培却忽然觉得像是了另一个天地。从镇江到无锡,沿途所见却和天京那边是两个天地。开后的农田里,到可见耕的农人,田中不少太平军兵士在其中,帮着农人一着农活,人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在天京听说天王府、东王府一个比一个气派,再看看治下百姓军民个个面有菜。衣裳敝履,陶恩培几乎要发狂起来,如此施政还不如清廷呢!

一个老农呵呵笑:“孙秀才,劝你啊早些剪了辫吧,每日遇上巡防的圣兵,你都要示那缴了辫税的凭条,也不嫌累得慌?新闻纸上不是说了么?咱们汉人从前可是不结辫的,怎么能说是背祖忘宗呢?”

苏冀,一脸肃穆的说:“西王殿下在苏褔省施行新政,一省之内都是如此,天京那边?那边是什么治下我不知,我只知西王殿下给苏褔省的军民百姓带来了天国的福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