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政窥弊改青苗(1/3)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政窥弊改青苗

李银月和罗蚕娘在讨论王冲是怎样一个人,而隔bi范小石和宇文柏则在争论常平仓和青苗法,尤其是青苗法的好坏。

宇文柏立场偏向旧党,自然要抨击青苗法。而要谈青苗法,就得从常平仓说起。

常平仓是在chun秋时越国就开始尝试的制度,汉时创立,唐时普遍设立。到神宗朝前,都是以赈济地方灾患,平抑粮价为目的而设。粮贱时购粮入仓(籴),粮贵时卖粮chu仓(粜)。除了平抑粮价外,常平仓还兼赈济和借贷。

“王荆公立青苗法,借口是革常平仓旧弊,实则专为敛财!”

宇文柏就说到熙丰变法,王安石立青苗法时,名义上的“初衷”常平仓制度确实有很多弊病,其一是设于州县城廓“惠不过三十里地”难及乡村。其二是常平仓储粮,保guan麻烦很多,很容易滋生弊病,官吏也容易上下其手。其三是常平仓由地方自主guan理,经营问题很多,籴粜非时。

宇文柏认为,比起目的在于平抑粮价和赈济灾患的常平仓制,青苗法就是纯粹的弊法。

青苗法是在每年chun秋粮熟前,由官府贷钱给民hu,取利两分,由民hu自己买粮度过青黄不接之日。

此法看似善政,民间高利贷往往倍息以上,青苗法才两分利。可民hu借高利贷若只为度日,完全可以借粮还粮。而借钱买粮,正是粮贵之时,田熟还钱又是粮贱时。这是隐xing的又一dao折变,实际算下来。民hu至少要承担八分利。

此法名义为自愿,其实是官府qiang制。朝廷以青苗利钱作为诸路提举以及基层官员的政绩考he目标。官员们自然会以权力qiang行摊派。而且青苗法又将富huqiang行纳入借贷范围,规定要贫富结保才能借钱,富hu作为甲tou,必须承担贷钱风险。

“此法实乃不税而税,干脆叫青苗税好了!古往今来,聚敛天下之策,胜过此法多矣,却未闻有欺世盗名能如此法者!行此法后,常平仓旧制则废。连广惠仓也被并入,国家不复天下人之国家,而是商贾聚敛之wu!王荆公所谓不加赋而天下足,zhongzhong皆此手段而已!荆公更为实仓本而改hu绝法,悖逆人lun,苏老泉(苏洵)所作《辨jian论》正合用于他!”

宇文柏义愤填膺,直接骂王安石为大jian。

就青苗法本shen而论,王冲的观gan与宇文柏相近,这一法打着善政的幌子。行赋税之实,后世房产税等手段颇有取此法jing1髓之chu1。

青苗法的损害不止在害民,尤在其借贷本钱是取自常平仓,这就把常平仓的社会保障功用给抹消了。

宇文柏的抨击很到点子。王安石当政时,认为常平仓有名无实,一方面推动常平仓全面转向有息借贷。一方面则是将常平仓本挪作青苗钱本。

挪用常平仓本犹觉不足,还把专门用于救济孤寡的广惠仓也并了进来。而广惠仓的本钱来自hu绝产。据传王安石当政时,还改hu绝法。但凡亡故者没有直系继承人的,即便还有兄弟姐妹,都无权继承,列作hu绝产没官。此说未经考证,但自王安石变法起,hu绝产就被朝廷盯上,从立法到执行各个层面一再严苛,这却是事实。

关于hu绝法,范小石有不同意见:“兄终弟及,本不合礼教…”

熙丰所立hu绝法正是以此为据,an汉家lun常,本该是嫡亲相传,兄终弟及,那是夷狄之dao。

这话chu口,他自己就觉不对,宇文柏和鲜于萌也瞪住他,王冲更轻喝dao:“慎言!”

本朝开国,太祖太宗不是兄终弟及?此时的皇帝,不是兄终弟及!?

熙丰时改hu绝法的官员,乃至王安石,没有想到这一点?怪不得hu绝法改得悄悄的,没有引起天下大议。而这一朝皇帝登基,又悄悄改了回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