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节:铁工厂(3/3)

煤炭里面含有大量的硫,会对铁矿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而王二运的煤则开始向铁厂储备,

9月高炉的地基已经建好,为了节省耐火砖,张金亮采用了黏土修筑高炉的办法,他先用一根6尺长的杉木立在高炉地基的炉心,然后用100根高达3丈胸围1。2尺的杉木紧挨地基四周排着围起来,再离地面1丈的地方再用12根胸围2尺的杉木四周箍紧,这些木工活作完后,就开始用黏土拌着河沙往里面填,由下而上层层夯紧,每填下5寸松土,都要打成1寸多厚,等到黏土添满后,开始用铁锹按照炉型尺寸开始向下挖把中间挖空,炉型早用木头作好模型,采用的是炉腹角78度左右的锥型炉,挖的时候只要按照上面标的尺寸往下挖就可以了,挖好后,在里面填筑耐火砖,作为炉子的内壳,对炉子进行长时间低温预热后,用耐火黏土添缝,抹面。炉门作成向上60度的倾角,两个风嘴由耐火黏土烧制的陶土管制作而成,进风口采用的是可调换的花岗岩制作而成。炉子的上口直径1。5尺,炉腰直径5。5尺,炉缸竖长1。5尺,前宽6寸后宽7寸,深0。6寸,进风口宽8寸高9寸,出铁口直径5。5寸,所有尺寸,都是使用张金亮制定的标准尺(30厘米/尺)

在高炉的旁边是两个大型的活塞活门木制推拉风箱,这种风箱完全由张金亮设计,由活门控制,推拉都可以进风,风箱由一台水轮通过偏心轮连接杠杆来驱动,张金亮是生怕进风量不足,发生炸炉。才准备了两个风箱的,不过从后来的实际使用来看,这么大的高炉,一个风箱就足够了,

张金亮设计搅炼炉全部用耐火砖砌筑,就在高炉旁边,高炉中的生铁水可以通过预热室,直接流到搅炼炉的炉床上,炉床采用的3寸厚的生铁板铺在耐火砖上建成,两边高中间低,通风管由炉床下部送入,搅炼炉采用的是反射炉型,燃烧室在炉床翼侧,火焰和热空气通过拱型炉壁反射对炉床进行加热,而后通过预热室进入烟囱排出,燃料使用煤炭,煤炭放在铁制的炉条上燃烧,鼓风管就在炉条的下方,在炉条下面是一个颇为不小的储渣室,煤通过一个铁板制作的活门送到炉膛里面,进行燃烧,铁制活门,用脚控制开闭,虽然搅炼炉采用煤作为燃料,但煤不和铁料直接接触,避免了煤炭中的硫磷杂质进入铁内,影响铁的质量。

锻炉仍旧采用老炉型,不过为了加工大块熟铁,和比较长的东西,炉膛要比王三家里面哪个大不少,锻炉也采用水力风箱送风,不过他用这个风箱可要比别的风箱小的多了。

在这三个炉子旁边是三个水力锻锤,一个是用于精加工的重量40KG速度为150次/分钟的高速小锻锤,冲程为1。5尺,另外两个是重达200KG的锤击速度为60次/分钟的大型锻锤,冲程3尺,锻锤由和水轮连接的杠杆驱动,用水闸进行开闭和调节速度。三个锻锤基座采用石灰黏土石子夯实,并用方木垫底,以承受锻锤那巨大的冲击力量。

再高炉的旁边还预留有浇注大型铸件的坑槽,并和高炉的出铁口连接,铁水可以从高炉直接流到模具里面。不用再次倒腾。

距离这些比较远的地方,是一个简单的烧煤的坩埚炉。用于制造坩埚钢。坩埚钢是现在这个工艺水平获得匀质高碳钢的唯一途径。是必须有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