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六章走亲戚一(3/3)

谁也不敢小

他的封爵为“郡王”是“亲王”之下的第二级封爵朝制所限:“只有皇帝的儿子或者兄弟才能封亲王,外姓不得封。”但实际上,我发出上谕,指出“北魏郡王”品秩超于亲王之上,我还赐过曹操半副天子仪仗,被他璧谢。

在一定程度上,我把孝心奉给了曹操,也只有他,才能让我心甘情愿,其他的便宜岳父根本不在我眼中。

我上庐山,从来都是轻车简从,不打皇帝仪仗,见了曹操,以家礼见之,不摆天子威风。

良久,曹操旋动着杯子道:“我看了帝国的《关于西域王室的优待办法》,觉得它与以前相比,又有进步,但我总觉得,每次新归顺一批人,优待方法各不相同,并不见得好,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后面的人优待得好,难免前面的人心生怨恨,不利帝国统治。”

我毕竟是皇帝,曹操也不敢托大自称“老夫”所以也称自己为“我”

“岳父大人所言甚是,我已经让礼部重做了方案,尽可能量化标准,以后统一安排。同时,先前归顺的人则加恩,给予同样的恩典。”

“你那‘世袭罔替’的议员身份搞得似乎过多了吧?”曹操皱眉道。

我低头看着茶杯,头脑高速运转五秒钟后答道:“无妨,他们归顺帝国,毕竟立有大功,而且,以后随着新疆人口的增多,我可以增加州议会的人数嘛。”

我一说曹操就明白,不再说这个问题了。

曹操深思道:“帝国的议员有直选的,也有不必选就直接当的,第二类的议员越来越多,会影响到贤婿最初的‘乡议局’的设想,不能小看这方面的问题呵。”

我成立“乡议局”的缘由就是想以民制官,议员来自民间,由民众选出自己的代表去制约官府,此为直选,但后来,有三类议员不用直选就能当的。

第一种是有劳苦功高的人士,例如一个帝国将军,他退役回到地方后,有可能加恩,担任地方议员十年;象西域归顺人士也是如此;

第二种是我的便宜岳父,只要他们一嫁女入宫,他们就自动成为当地议员(如果不当官的话),可当一世(如果不犯错误的话);

第三种是天家的天潢贵冑,我的皇子公主,无论到了哪一州,就自动成为那一州的议员,拥有议员的一切权利。

第一、二种一般是郡级议员,他们想进一步成为最大的州议员,同样需要选举产生,如西域王室中每家能有十个州议员的名额,仅此而已,只能在新疆有效,而皇家子女,无论在哪一个州,就是那个州的的州议员。

这三类议员,与统治阶层的关系密切,属于“特权”议员,他们的名额不断增加(原因很清楚),大家聚在一起开会,实在对于来自草根阶层的议员有着莫大的冲击,同时也冲击着“乡议局”这个制度。

象我的皇子公主,都是州乡议局的当然议员,他们往往呆在扬州,呵呵,扬州的乡议局可就有得乐了!

也只有曹操才敢提出这个问题,其它人就这个帝国统治制度来发言,就会得罪一大票既得利益者,他们势力庞大,任何人都不敢轻易得罪,而且还有可能得罪我,更是不可说。

先前有人要求在帝国中央设立最高议会,由民间直选,上这个奏折的人被我杀了他全家,现在谁还敢乱说话?!

曹操却是不怕,他地位超然,不必讨好任何人,我来庐山,就是听他说真话。

如今曹操这么一说,我觉得他说得太对了!只是即使为皇帝,也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还得平衡各方面利益,乃至于废除那些特权议员,想都不用想的。

我沉吟道:“可将两方面的议员再细分,分为上院和下院,两者权力不同,下院权力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