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文官不贪财”、“帝国在我心中,一寸河山一寸金,寸土不能让给人”…
每到星期天,三圣教堂都兴办仪式,让人们心有所属,人有所归。
人们打扮齐整,头发一丝不乱,衣服一褶没有,涂点香水,抹点香料,一脸平和地进教堂吧。一进教堂,人人盛妆,互相问候,气氛很好。然后圣乐响起,穿着长袍的儒士、和尚、道士依次出场,加上香童,教仪队,迈着平稳的步伐,面带笑容,大家跟着念圣论、唱圣歌、哼神曲,赞美三圣的伟大,智慧,法力,宽容。看看你周围的众人,个个都陶醉了。每个人的灵魂都得到净化,升华。
经济发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而拉近,绝不做“笑贫不笑娼”的社会!
夫子的学说,有其落后和局限之处,然而,一个不讲德行的国家,能走多远呢?
如果说夫子学说落后了,问题在于,打倒夫子学说后,你用什么价值观取代夫子学说?在西方,白种人有耶酥教!它就是白人的内在价值观,用上旧约全书《出埃及记》第二十章的内容噏耶酥道:“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给你的地上,得以长久;不可杀人;不可奸婬;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这与夫子学说的仁义道德有什么两样呢?与其信耶酥,不如信夫子!把夫子学说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拿去,与时俱进,不失为一种好的价值观念。
对于佛道,除了宗教胜地和仪式,能令人怡情之外,其实对于个人修养,大有好处,
禅坐,能带来的喜悦超乎想象。在环境优美,风和日丽的寺院中,你坐得舒服些,依照禅师的指示,闭上眼晴,调匀呼吸,进入冥想,
禅坐成为了宗教和生活的一部份,帝国的小孩子到了七八岁,父母就会选个日子带到附近的三圣寺院或禅坐中心,参加专为儿童举办的禅坐启蒙课程,父母们自己也入禅室冥想。孩子们渐渐长大,不管天天坐禅还是偶一为之,定期叁加集体禅坐和向禅师求教己成了生活之不可缺少。
禅师有三种,儒士教禅坐,学习把天地浩然正气引入已胸;佛教和尚,教的是“去如春梦了无痕”源自藤荫下隐没的藤花丝茎,是禅坐的精髓:让所有的欲望掠过心海却掀不起一丝涟漪;道士教禅坐,练的是养生。
求的是什么,不求悟道,最终求的是心灵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