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意思是“罗摩的游行”
在婆罗门神教中,罗摩是阿三神教中三巨头毗湿奴的化身,他与魔王罗波那战斗,并得到猴王哈努曼(我们的孙猴子的原型,换言之,《西游记》远远迟于《罗摩衍那》)的帮助,打倒了魔王罗波那,救回罗摩的妻子悉多。
附提一句:按诗作,悉多保持了清白。我们可爱的李青龙对此嗤之以鼻,要是他是魔王,抢了悉多罗波那,会第一时间把她搞大肚子,好处有二:一是爽;二是罗摩可能愤怒到昏了头,此时大有可乘之机。(阿三大神毗湿奴重重地打了一个寒噤!)
《吠陀》是婆罗门教最古老的圣典,《奥义书》则出现在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左右,它标志着吠陀时代的结束,所以《奥义书》被称为”吠檀多“,也就是”吠陀的终结”
阿布兰卡大祭司娓娓道来:《奥义书》在梵文中称为“Upanisad”是“近坐传授”的意思,即师傅弟子亲密地坐在一起。它提出了“梵我合一”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在所有不断变化着的物质形式背后,是不变的“梵”“梵”是永恒的,无始无终、无边无际。它存在于人的内心。
这几乎是中华文化中的“道”了!
茫茫天宇,悠悠时光,漫漫人生路上,我们都有想到“道”
中华民族历代先哲苦苦思考着“道”何为道?天有天道,佛家有道,道家干脆以道字命教名,老子有云:“道可道,非常道…”更有云:“朝得道,夕可死! ”
李青龙的道:“全球归我,天下美女让我睡,对自家百姓好,敢反抗本龙的(包括自家百姓)统统砍头,对于敌人,砍脑袋,拥抱他的妻女,搞大她们的肚子…”
芸芸众生,当然不可能象那些巨巨们得大道,我们也有小小的“道”那就是:“忠于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文化,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婬,威武不能屈!…”
(李青龙大叫道:“子民们!你们的道,必须包括‘忠于皇帝’!”得道的哲人摇头笑曰:“痴儿,痴儿,皇帝是过眼云烟!祖国母亲万世长存!”)
这个道,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我们以自己的文化传承为荣,我们坚信:“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
现在,庞统四人学习《奥义书》,心中大悟:“何为殊途同归?阿三并不次于我们啊!”阿布兰卡大祭司讲解着《奥义书》,念着书的的经义,满脸虔诚,说到激动时,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阅尽人生,本已经是古井不波,可是现在他甚至流出了眼泪!
庞统最受感动!他的心中有着一种钦佩和感动,阿三的婆罗门神教,如同它的神河----恒河源远流长,千百年流淌在阿三大陆,让这个民族生生不息,几经波折,濒临灭绝,却又一次次的重生!
就象我们的中华民族,穷凶极恶的外族,一次次让中华民族接近灭亡,然而中华民族,每次都能浴火重生,从来没有一个外族能够彻底征服我们高贵的头颅!
最后说到了《薄伽梵歌》,记述距今2300…4400年前的往事(按公元219年计),但一直是以神话的形式流传。直至公元前500年左右,相当于春秋时代才得以首次成书。
薄伽梵歌讲述的是古代印度的一场大战之前,大神克里希纳和王子阿周那的对话。里面却蕴含着“瑜伽”的哲理,可以说是一字千金。薄伽梵歌时每一个修习瑜伽的人必读的一本书,书中的道理永远也讲不完。
千万年来,一直有人在绝对其理的启迪下,走在一条完美的人生之路上。
踏上瑜伽之路,反观孔子,你会敬仰孔子探究人生的审慎,也会感叹他不解生死的惘然。
踏上瑜伽之路,反观老子,你会明白老子无为的超脱,也会立见他说道的感慨。
踏上瑜伽之路,反观佛祖,你会洞悟佛祖普渡的慈悲,也会看到佛祖保持沉默的另一个世界(灵性世界)的永恒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