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七章万里烟海度若飞一(3/4)

要是用于热带雨林作战,那更是糟不可言,当年长了霉菌的白头鹰拼命拉屎(下弹)也无奈雨林何,区区几百门帝国的原始火炮能有什么用!

虽然试验出较好的黑火葯成分,不过并不纯,威力严重不足。火炮本身存在种种不完善之处,它又大又笨,较适用海军。陆军用的大炮,五角大楼始终没能发出订单!

是为帝国陆军属进攻型,骑兵几日推进上千里都有可能。重重的火炮机动性实在太差,轻的火炮威力又不足,此为黑火葯自身的问题!要想做到小而威力大的火炮,只能使用黄色炸葯(TNT)。

至于用大炮守城,五角大楼的官员们都嗤之以鼻:“只有我们去打外国人,没有外国人来打我们!”怎么?弄守城大炮来摆啊?

试来试去,陆军竟没有合适的火炮配给骑兵用。(参看作品相关中的帝国绝密报告:火炮火枪的艰难发展过程)

射程严重不足,最大射程为800米(大部分的可能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如果炮击超过500米的目标,其成绩是大家都要回头-----惨不忍睹。

炮击速度极慢,打上一炮,就要歇一歇,要不然可能炮膛过热,产生不可预测的结果。令人不能忍受的是,最多一天只能放炮十响,不然必定炸膛!

没有开花弹(试过,问题是一出膛炮弹就开花,而不是打出后落地时才开花),用的是实心弹,邑都元国王罗天宁没有注意到,很多炮弹落地时,被树木弹开!

兵部一份令人沮丧的试验报告道:“如果城墙坚固,完全能弹开炮弹,甚至使用竹笼,也能把初速不足的炮弹弹开。”(李某人狂妄地认为,在体内生物电脑的分析帮助下,他能PK炮弹)

总而言之,五角大楼对于皇帝寄予厚望的火炮,给出的最中肯评语是:“火炮能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攻城武器,例如投石车、井栏,不过若要用于野战,或者要在多年后技术方可成熟。”

至于火枪也好不了多少,没有令人满意的火枪,无论是侵袭力和射速,都比不上弓弩,唯一的好处就是训练简单,可是现在帝国几乎所有男人都会放箭(六艺之一,学堂必教),更有二个望山的狙击弩和有测量标度的弓。

说到底,帝国的大炮,用来吓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兵不刃血,帝国士兵踏足登上邑都元国。他们的军靴踩上了细软的白沙,欣然地享受着徐徐的海风,加上热带的阳光和浓密的热带雨林,所有这些都使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按既定的章程办事,将邑都元国的王族送回帝国,将邑都元国纳入帝国秩序社会的体系中。

在邑都元放下二千军士和三千随船来的蒲罗中士兵,蒲罗中人将在继续洗脑的过程中,帮助帝国维持邑都元国的秩序。

然后帝国舰队继续向前,同时带走了五千的邑都元士兵。

下一站是普吉岛(泰国),那里有一个叫“颂恩蓬”的部落(译音),三万人左右,华族倒有五千人呆在岛上,在华商的鼓动下,土著很痛快地归顺帝国,帝国在那里正式设立官衙。

之所以那么顺利,除了港口转运之利,就是普吉岛水上与內陆地区,有着巨大的锡矿藏,华商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在岛上冶炼矿产,运回国内,利润滚滚而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