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五十二章暗信(2/3)

“好了,先不说这些没用的了!汪先生,你帮我起草一封书信…”佟国维又说

“我可没说现在就要收拾那小,我只不过是想将之收为己用!至于于中那里…”佟国维冷笑了两声“年羹尧当年让于中背下了十几万条人命的偌大一个黑锅。我才不信于中真就那么大度,一儿也不怪他!何况,他们之间还有大仇…”

“唉!可惜啊!这施世纶太老了一些。要不然,过个二十年,等张廷玉退下去,他说不定又是一个上书房大臣呢!”佟国维又说

”汪铭连连

“张衡臣会人,也会官。便是我和齐都被轰上书房,他也不会挪动一下!”佟国维缓缓地

要不然,满洲师之中那么多人,为什么独独留年羹尧独当一面?

“如果真如东翁所言,那么,我们收服了年羹尧,就等于是断了雍王的一臂膀。没有了得力武将支撑,他便是准备的再充分,也只能是镜月!不过,东翁,您何不假意收服此人,再让人将此事漏给雍王知?”汪铭突然一转,说

“东翁您请说!”听到佟国维的吩咐。汪铭立即叫人找来了笔墨纸砚。

“雍王此人隐忍不发,又秘密组织势力,如果不是有人告密,我们恐怕还不得而知。只是,此次您面主张让他去江南清查吏治,已经是人尽皆知。如果雍王将这事儿好了,自然一切无碍,可如果又事儿来,以这位爷地,必然会对您不满。尤其是雍王已经是踌躇满志地想要接手整顿吏治这件大事,如果在他到江南地这段时间里,皇上把任务给了别人,他恐怕就要更加恨您了。就像您先前所说,这位四爷虽然表面刚直。可内心却是十分忍,而且颇有所图,极难对付。若是被他惦记上,您纵然不惧,恐怕也要多了不少麻烦呀…所以,与其如此,您还不如来个虚而实之,实而虚之…”汪铭

“东翁。年羹尧虽然是雍王的门人,可他毕竟是于中地老下。

“二十年?东翁是不是太瞧得起张廷玉了?他还能再二十年宰相?”汪铭显然对佟国维的推断到十分震惊,要知,明珠下台之后没多久,张廷玉就以六品南书房行走的份,跟着佟国维地步了上去,到现在也差不多二十年了,如果再二十年,那岂不是说…

“姥姥,这小地命也太好了。祖上肯定积了十八辈德!”汪铭闭目了一气,暗暗骂。虽然他并没有官场,而是选择一个幕僚,可是,同是读书人,对于像张廷玉这样二十多岁便阁为相。而且极有可能会为相四十年甚至更久的家伙,除了“嫉妒”这一情绪之外,实在是起不了别地念了。他也并不怀疑佟国维的断言是不是正确。给人幕僚已经有十几将近二十年了,他非常清楚这位貌似没多少能力地当朝首辅实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虽然理事情的能力还差了些,比不上张廷玉之辈,可是,见识和光却是非常的毒,每每都能一语中的。

“什么虚虚实实地?汪先生。你还是直说吧!”佟国维皱了皱眉,他最烦的就是文人搞这,可汪铭终究是他的亲信幕僚,他也不好明着斥责,只得促。

“这封信就派人送到印度。给隆科多…告诉他,要注意那个年羹尧这几年都了些什么,最好能再多收集一些证据。然后派人上给我送回来!”佟国维面无表情地说

“哦?此话怎讲?”佟国维问

“我朝年轻一代将领之中,首位自然是岳钟麒。可这年羹尧毕竟也是不凡,当年在于中麾下,地位尚在岳钟麒之上。后来于中将之留在了台湾,恐怕就是觉得他不好收服…如今我们更是与之相隔万里,东翁,这事儿可不好办!说不定。还会巧成拙呀!”汪铭

这是在人尽其用啊!只是于中没有想到,这年羹尧在当上台湾总兵之后会给自己惹这么大的一个麻烦罢了。要不是太无能,利用日本使者,行事不顾我天朝颜面,举措失当,皇上又一直念着他和德当年运粮救驾的情分,他就算想替年羹尧背这个黑锅,恐怕也背不起!”佟国维说

以于中之能,又岂会看不台湾北制日本,南扼大洋,地要冲,乃是立功之地?当时于中又岂会知皇上会把他派到四川,继而征西藏?

您如果收拾了他,会不会让于中误会?再者,印度在万里之外,年羹尧又是在海上,三爷(隆科多行三)就是有心,恐怕也难以找到什么有利的东西啊。”汪铭着笔迟疑了一下,又转向佟国维地问

“东翁,愚以为,您最好一面命三爷暗中收集年羹尧地各项事迹证据,一面再让三爷在印度一副与年羹尧好的表相,而您在京城再向皇上上表,替年羹尧请求嘉奖。一副收拢的架势。这样。手下本就没有多少实力,又担心年羹尧会归顺

“哼,这年羹尧生贪婪凶残,却是个识时务的。要不然,他又岂能在于中麾下混得那么好?汪先生你不懂武事,以为于中把他留在台湾是放,这可就错了。于中可是实实在在的在重用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