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于大人倾尽满洲水师全部兵力,也无法将所有人都堵在城中。怎么可能只剩下一百多人?而且,这日本以前并没有与我国有过什么交往。使臣会说我中华语言也就罢了,怎么两个随从也都能说得这么好?据微臣所知,就是蒙古诸王公,手下能说汉语的人也不多,怎么这日本人就那么能耐?微臣以为,此中疑点甚多,不可相信。”施世纶终于也为于中说起几句话。
“施大人说的有理!我看这日本人就是想故意陷害!想把一座城池烧得干干净净,至少也得先把城池占下才成。那长崎既然有三十多万人。必是日本重镇,难道就没有重兵防守?就算于大人攻下了此城,那日本人难道就不能逃了?哼,一把火居然能烧死三十多万人,难道他们把长崎当成是长平,那个城就是秦将白起挖地坑了?”王鸿绪又凑和了起来。
“太子殿下,依微臣看来,这极有可能就是日本人蓄意想陷害于大人。要不然,他们为什么要说假话?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这种话才是最难分辩清楚地。咱们可万万不能上了他们的当啊!”陈锡嘉也跟着说道。
“正是。就算于大人烧了长崎。可这日本人既然已经认输,为什么还要重新提及?难道他们想再打一场不成?那他们当初又干什么去了?太子殿下,这不是可能。实在是这些日本人心存恶毒,根本就是蓄意想害于大人!”揆叙又说道。
“嗡嗡!”
几个人说完之后,一干大臣又开始议论起来,乾清宫热闹成一团。可是,由于刑部尚书王渔洋、户部尚书吴佳谟、工部尚书王鸿绪,再加上佟国维这个兵部尚书兼上书房大臣,以及施世纶、尤明堂、陈锡嘉等侍郎也似乎都有意无意地在帮着于中说话,众人讨话的风向已经有些变化了,虽然有一些人,如阿山等人都是持反对意见。可是,总体上,百官大都有些倾向于于中,就连王琰那老头,虽然怪于中出手太狠,却也没对日本人表示什么好感。胤礽站在御阶上看着这个情形,倒背着的双手暗暗握成了拳头。
“殿下,殿下…”殿里争论之声未息,又一阵呼声从殿外传来。同样的,还是刚才那个大内侍卫。
“什么事?”胤礽大声喝问道。
“啊…回,回殿下,那…那个日本人又自尽了!”明显被胤礽的怒气吓了一跳,这个侍卫忍不住有些磕巴起来。
“什么又自尽了?把说清楚!”佟国维斥道。
“是,是是!这…回佟相,刚才出去的那个日本人,出了午门也剖腹自杀了!临死还在说什么‘不能复仇’的话。”这侍卫小心地答道。
“刚才出去的?难道那个日本使臣自尽了不成?”邵穆布问道。
“不不不,不是,是那个使臣的随从!”侍卫连连摆手说道。
“随从?那人临死还说在什么‘不能报仇’的话?”施世纶追问了一句。
“是,是的!”看到所有的大臣几乎在瞪着自己,这个来报信的大内侍卫明显得更加紧张了,结结巴巴地说道。
“你懂不懂日本话?”王渔洋也追问了这个侍卫一句。
“不懂!“侍卫连连摇头。
“这就是说,刚才自尽的那个日本人是说的汉话喽?”王渔洋又问道。
“不,不是,是那个使臣说的!”侍卫答道。
“那个使臣?”
“是的。那俩随从接连自杀,有兄弟好奇,就问那使臣原因,那使臣就说了什么‘不能复仇,唯有杀身成仁’什么的?”侍卫答道。
“好一招‘血溅午门’。殿下,这两个日本人接连自尽,目的绝不简单。微臣恐怕他们是想以自己的死来引起朝廷对他们的同情,以促使朝廷严惩于大人!”王渔洋说道。
“微臣也同意王大人所言!”施世纶跟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