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三十八章银元(1/3)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百三十八章 银元

“康熙宝藏,大清银元…壹元!”

从李德全举着的托盘里拈起一枚制作jing1mei的银币,康熙左看右看,把玩不已,好一会儿不愿放下。

“这是什么东西?”看着康熙在托盘里面又拿起一枚小些的银币细看,好像特别gan兴趣的样子,佟国维忍不住朝站在他shen边的张廷玉问dao。

“银币,又叫银元!”张廷玉简单回答了两个字,觉得不妥,又小声对说dao:“ma德派人呈上来的。”

“又是ma德?”佟国维眯了一下yan,稍稍歪起的嘴顺带着还挤了一下鼻子,古怪的表情让张廷玉看得忍不住轻笑了一下。

其实也难怪佟国维有这副表情。这段时间ma德可是又干了几件惹人的事情。前段日子康熙突然任命他就任江南总督,让很多大臣都没来得及反应,而等这些大臣们醒悟过来以后,ma德升官已经是既成事实了。本来嘛,既然动不得ma德,这事儿也就算了,朝廷上本来就没有永远的敌人!可是,朝廷上的人虽然可以让一步,却并不代表着另外一些人能够忘记他们对ma德的恶gan…江南总督辖下最重要的不是安徽与江西,而是江苏!可ma德偏偏就是跟江苏的不少人结了仇,再加上ma德又不是安份人,刚上任就要重修安徽到江苏的三条官dao,引得不少江苏的官员士绅群起反对,并趁机朝他扣上了“劳民伤财”的罪名,而且这zhong声音还大有一狼高过一狼的气势。不过,惹上ma德好像一直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重修官dao的声音之后“清理藩库亏空”、“整饬吏治”这两条消息又从ma德的总督府传了chu来,接着,江苏学政徐文元就因为收受贿赂、卖卖举人资格被他弹劾而罢官。于是,此事之后,江苏所有反对修路的声音没用多长时间就消失得干干净净。…徐文元是徐乾学的弟弟,佟国维的人!连当朝第一权相的手下都敢拿来当“ji”杀了,那些欺ruan怕ying的“猴崽子们”哪还敢再luan来?

“这银元铸得倒真是jing1mei!”张廷玉还在想着ma德的跟江苏官员之后该当如何的时候,康熙突然发话了。

“皇上,ma德献上这银币有何用?”听到康熙的话,佟国维chu面问dao。

“ma德的意思…好像是想用这银币替代如今市面上的零散银两liu通!”ma齐有些腻歪地说dao。这一回,ma德又是派人把这银币送到了他的手里,并请他转呈康熙。结果这让他又想起了前两年ma德跟两淮盐商闹事儿的时候,只用一封告急文书就“害”得他累死累活,而且还没落个好儿的旧事!

“替代零散银两?哼,他未免太过异想天开了吧?…银两liu通已经多少年了?哪朝哪代不用?不是都已经铸成银锭了吗?又何必多此一举铸什么银币?”佟国维不屑地哼了一声。

“佟相,市面上的零散银子虽然也有银锭,可是,更多的却是散碎银两,使用的时候往往需要称量,很不方便!”高士奇说dao。

“那又如何?多少年都用下来了,民间也没见得为这zhong事闹过什么纠纷,何必自找麻烦?”佟国维依然对此事不gan冒。

“ma德在奏折上说的,自我大清开放海禁以来,由于对外贸易的大量顺差,外国银元已大批进入我国。可是,那些外国的银元,成se一般都在九成以下,我国的元宝、散银诸类,成se却可达九成八左右!也就是说,用我国的银子兑换外国的银元,往往还要倒贴银元五厘到一成,如此,每年我国损失都有一二百万两银子!而我国开海禁已近二十年,算起来,损失已达两三千万两!所以,铸造银元已然是迫在眉睫之事!”ma齐把ma德在奏折上的话又复述了一遍。

“顺差?什么意思?”佟国维向几个同僚问dao。

“顺差,好像就是说我们国家总的来说是在赚外国的银子!”看着ma齐稍稍有些为难,张廷玉简单地解释了一下。那次审问莫睛的时候,佟国维还在步军统领衙门领兵,ma齐也还不知dao在哪儿,当然不可能知dao这“顺差”是什么意思。

“好了,还是先不要说别…你们觉得ma德这铸币之请怎么样?朝廷应不应该照准?”康熙又问dao。

“皇上,nu才以为不可!金、银之用既然已经形成定规,百姓也已经习惯,又何必再费力气铸什么银元?何况,这银元不大,ding多就是一两一个,如果造的多了,损耗岂不是也更多?那样的话,这笔火耗又要添到谁的tou上?…所以,nu才反对ma德这铸币之请!”佟国维首先说dao。

“你们呢?”康熙又转向另外三个上书房大臣。

“皇上,nu才以为,佟相刚刚所言也不无dao理,银币小而元宝大,如果铸造银币,损耗也必然会增加,这些火耗如果被摊加到百姓tou上,下面的官员趁机敲诈勒索,又势必成为一项累民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