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章 江南一统(上)
宋,太平兴国三年七月。
今年的夏天来得格外地炎热,虽然汴梁依山傍水,占了天时地利,好过并幽之地许多,但是比起南方的江宁来,还是干燥得很,尤其对于那些久居江南的达官贵人们来说,更是令人觉得无法忍受。
还好,到了傍晚时分,毒毒的日tou终于沉下西山,汴河上面的shirun水气被晚风一chui,不急不徐地飘了过来,总算是为大家解了几分暑气,于是街面上又有了三三两两chu来纳凉的人们。
“林hua谢了chun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唉——”李煜站在院子里面,仰天望着空中的半lun明月,听着稀稀落落的蟋蟀叫声,口中yin咏着前日所作的一首词,心中格外惆怅。
三年了!
四年前,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在大将曹彬统帅下,分水旱两路南下攻取江宁。次年十一月城破,李煜rou袒chu降,被俘到汴京,封作违命侯,过起了阶下囚的生涯。一年后,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说白了,还是阶下囚!
汴梁的星光看起来比之金陵差了许多,那北斗星似乎更近了一些,满天参差的星斗令他想起了家乡的景致,半lun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一阵风儿chui过,树上的鸟鹊躁动着。
“主人,该准备动shen了——晋王还在gong里等着呢——”一名shen材健硕的中年仆从由shen后悄悄地跟了上来,面有忧se地提醒dao。
李煜点了点tou,没有说话,神se木然地任由仆人们给换上朝服,chu了府邸,早有等候多时的几十名甲胄鲜明的金吾卫负责开dao,登上ma车,一路向皇gong行去。
晋王也就是赵光义,一年前奉大行皇帝的遗诏以皇弟的shen份接了太祖的大位,成了大宋的当今皇帝,只是朝野间颇有微词,似乎他这龙椅坐得并不十分心安理得。赵光义在后周的时候曾经游历江南,与南唐的后主李煜有旧,故而李煜的老仆称之以晋王。说起来,这还是有些犯忌讳的。
那健仆的shen手甚好,坐在车辕上,却也不太动作,只是轻抖手腕,鞭儿随之扬起,四匹骏ma受了鞭策,xi律律地pen着鼻息,前蹄奋起,踏在青石铺就的长街上,的的笃笃地跑了起来。
gong城周围五里,李煜所居住的宅子是前朝废梁王的旧居,靠近gong城,表面上看起来是宋帝优待降主的礼遇,实际上则是为了便于掌控他的行踪,几十名金吾卫,就是专门奉皇帝的密旨监督李煜的日常起居的暗探。
车ma很快就来到了gong城里。
集英殿前,已经是人声鼎沸,皇帝的近臣们受了诏命,早早地就收拾停当,带着女眷们来到了这里,依照旧制,命妇们是要入内gong朝见国母的,只是太宗皇帝的元pei早逝,目下gong中诸事皆由潞州刺史李chu1芸的次女李妃掌guan,看样子,她是最有可能接替皇后大位的,因此稍有些tou脑的大臣们都有意识地加厚了贺礼,以示忠心。
相互熟识的大臣们凑到了一起,互相打着哈哈,议论着今日朝堂上的事情,偶尔也探讨一下青楼酒肆中盛行的乡里传言。
“曹大人请留步。”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从shen后传了过来。
曹彬闻言眉tou一皱,神se有些不豫,接着停下脚步,转过tou来,捋着chun边的两撇小胡子,定睛望着匆匆赶上来的检校太傅、宣徽北院使潘mei。
“国华老弟——半年多未曾谋面,别来无恙啊?”潘mei似乎是遇到什么顺心的事情,满脸堆笑,一双三角yan灼灼发亮,对着曹彬施了一礼。
“原来是仲询兄啊!多承下问,小弟的shen子尚且cu壮,倒叫兄长挂念了,可有什么指教么?”曹彬打了个哈哈,回了一礼,面se和蔼地探问dao。
“岂敢岂敢,指教是万万谈不上的。”潘mei先是谦逊了两句,接着神神秘秘地四下张望了一番后,然后才将shen子凑了过来,一只宽大的袍袖遮住了周围人们的视线,小声对曹彬说dao“不过兄弟最近跟华山的陈老祖学了两手相法,拿来看人,屡试不shuang,颇有些灵验,我看老弟气se甚佳,华盖之上隐约有红光闪动,想来是要加官进爵了,多半是不离公侯之位!”
“仲询兄这话却是从何说起?兄台平定南方十国,为今上chu了大力,尚且没有获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