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百八十章添堵中(2/3)

有那消息灵通的,也查探到江南一带也没听说什么国债…

因如今吕宋与广东福建联系密,因此,弘参的说法很快就传回了国内,福建和广东的大商人起初本都是打算观望的,实在不行,到时就象征的买差,谁知朝廷是想怎么个敛财呢…那些中等富裕之家也不怎么上心,利率再,能得过利贷?再说了,谁知朝廷会不会还钱啊…只有那些小康之家,手里有个一、二十两的存款,倒愿意拿个几两来试试,他们琢磨着,朝廷再耍赖,应该也不至于好意思不还自己这几两银吧,当然,一想到老十好意思到找人给朝廷当债权人,大伙又都迟疑了,这个皇帝好是好,但好似不怎么注重脸面…

于是,本来没打算支持国债的商人们便天天的朝衙门跑,请求朝廷赶开卖国债,他们可都等着呢。

想到,消息传去后,最先跑到海关衙门打探消息的并不是洋人,而是安居岛的商人。

广东福建的人本来对台湾的事态就持不支持态度,毕竟这几年大家日过得都还不错,在不远的将来,日看似还会越过越红火,因此,大伙对朝廷还是拥护的,所以当时这两地的乡绅都给朝廷表了忠心的,生怕朝廷迁怒。

于是,便有人想,朝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只卖给洋人呢?渐渐的便有人往琢磨了,台湾不是在反清复明了嘛,听说大阿哥和四阿哥都给派去台湾了,看来朝廷对此事重视的…

因此,总的来说,虽然广东福建的民众心里有那么一情绪,但却没起什么波澜,大伙该嘛还嘛,反正国债还没开始国内发行呢…

所以,弘参又说了,自己只是大清国债海外放行的代理人,没捞到国内发行人,毕竟国内太大了,老十也不敢将后门开得太大…

可如今将国债一事这么一联系,大伙便断言,小心的朝廷还是迁怒了,肯定是想再度禁海了,当然了,也有人问,那嘛还卖洋人国债?

因此,弘参便开始认真琢磨了,想来想去,只能搬老十这杆大旗来,说老十特重视远洋贸易,想和海外番夷加经贸往来,让洋人买大清国债就是拿将双方给捆绑在一起,虽然绳太细了,但好歹也是个姿态不是…

但是,一个月过去了,见那些在广东的洋商大分都赶去了安居岛,听说连澳门的洋人都走了一大半,大伙便奇怪了,因为广东福建还没消息。

那些沿海村的村民们也在关注着,虽然他们没钱买国债,但却也一有空就去衙门,说可以以工代劳,用服劳役的方法折算国债,不为别的,大伙都担心啊,万一再来个内迁,那日可怎么活啊,再说了,这几年,嫁到吕宋和安居岛

就有人提醒,第一,朝廷有个内务府,第二,与当今皇上有着过命情的九阿哥可是专门生意的,人家没准是要搞垄断了…

这个推论一,广州福建的商人不论大小全坐不住了,不带这么玩的,就算皇上和九阿哥得大,好歹也得给平老百姓留汤喝吧?

两百万的国债可不是小数目,洋人不见得能消化得了,有汉人愿意买那自然是最好的,但是,弘参却知,国债不能随便卖给汉人,否则的话,自己的九伯和十三叔哪还用得着天天愁眉苦脸的费脑啊,所以,弘参只能忍痛叫衙门发通知,说国债不卖给汉人,只卖给洋人,老天可以作证,当弘参宣布这条消息的时候,心里真的是在滴血啊,那血可不是一滴一滴的往下掉,而是一滩一滩的往外啊,可心疼了…

光这么说,自然信服力还是不够,远洋贸易可不是只有洋人在,自打老十到南洋晃悠了一圈后,福建广东的帆船商人那可是又活跃起来了,虽然还是没冲亚洲,但在南洋一带那可是风正劲,假以时日,冲亚洲那是毋庸置疑的,为什么不卖给他们呢?

但是,因汉人来询问了,弘参也得想好章程给洋人说啊,洋人又不傻,为什么国债只卖给洋人不卖给汉人?虽然洋人不怎么开化,但既然他们都会生意,那么肯定也知外人田…

于是,有些人便没忍住,跑去衙门打探了,哪知衙门却,没听说要发行国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