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康熙也不会准他送出来,因此第一回合便没弘皙什么事。
而弘暄既然出席了宴会,自然得代表老十将礼物呈上去,免得日后被老十训斥白吃这顿宴席,因此弘暄又比弘皙多露了一次脸,不过其中的苦楚也只有弘暄自己知道了。
前头的礼物,康熙都是淡淡的,应景似的说了几声好,但众人都明白,自己费心准备的礼物没入得康熙的法眼,于是,对老十的礼物便多了几分惦记。等九阿哥献完礼后,便都扭头看向弘暄,只有九阿哥一脸的不忍。
弘暄则一本正经的一挥手,当下便有人抬上了一块上书“千秋万代”四个大字的匾,弘暄跪下,道:“阿玛远在吕宋,不能回京与皇玛法团聚,心中甚是不安,好在当地汉人感念皇恩,阿玛便特意献上他们制作的这块匾,以慰圣心,此外阿玛一人孤零零的在吕宋,心中万分挂念皇玛法,感慨良多,有感而发,特意书写了篇文章,以表对皇玛法的思念。”然后,弘暄顿了顿,声音低了八度,为难道:“孙儿愿代阿玛朗读书信。”
康熙没做决断,而是略略一抬手,当即就有人接过弘暄手上的书信,递到了康熙面前。
康熙打开一看,只扫了眼开头就知道老十没这文笔,便合上懒得再看,见弘暄窘得满脸通红,康熙便道:“起来吧,朕自己看就是。”
弘暄轻轻舒了口气,九阿哥也放松了许多。
老十的礼物也许费了点心思,——关于这点,其实康熙是有异议的——,但却绝不费钱,随便找两人,给几两银子,不到三天,这匾就能做好,至于这狗屁文章,若老十在场,他肯定一句也背不上来。
其实这个礼物是好是坏,可还真得看康熙的心情。
康熙毕竟也是凡人,七情六欲不比常人少,嫉妒攀比之心并不比市井小民弱,见其木格用私房银子在南洋大兴土木为太后祈福添寿,便对老十的春节贺礼多了几分期待,要知道,据线报,不止吕宋和南洋一部分的汉人,就是广东、福建沿海的一些居民在年前也纷纷举行了一些宗教活动,祷告上天保佑太后洪福齐天。
因此,见了老十送的匾和文章,康熙便有种被怠慢的感觉,可又不能显得自己过于小气,便强忍着没哼出声,可心里已经在琢磨,3月份自己60大寿时若老十还不上道,绝不轻饶他!至少得将老十逮回来,让他当着满朝文武深情的朗读他今天献上的锦绣文章,看看到底恶心的是谁!
大殿上的众人都是人精,瞧着康熙不喜不怒的表情,便知道老十的马屁没拍到点子上,三阿哥、四阿哥和八阿哥都心头一松,九阿哥则是一脸的无奈,原本这礼物老十是托他转交的,所以他早就埋怨过老十,本就不是雅人,学人家那些酸腐劲儿干嘛,可这东西又不好擅自做主给老十换了,只好硬着头皮给康熙抬进了宫…
十四则睁大了眼睛,心想怎么到了吕宋,十哥就转了性子了,难道那边文风很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