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有效,可算是一举两得。
朱显踌躇片刻,问道:“这万寿丹可只有一百颗,也不可能人人有份,依着皇后的意思,朕应该赏给哪位大人?”
郭皇后想了想,说道:“本宫瞧着那礼部的杨尚书,年近古稀,却还在为皇上的江山社稷劳心劳力,皇上不妨就亲自赏给他吧!”真实原因是,那个杨尚书是六部里,年纪最大的一位尚书大人。。。
今日沐休,又是中秋佳节,杨尚书府门口此刻热闹非凡,马车几乎排到了巷子外,都是他那些学生下属派出家里的仆人给他送节礼的。就见杨府的大门口摆了一张桌子和椅子,而杨府的老管家正满头大汗的登记着礼单,那些送礼的则毕恭毕敬的在门前候着。
而且官位不同,他们的仆人受到的待遇也不同。有那官职低的,送了礼就被直接轰了出去,而那官职高,职务重的,往往还能得到一杯茶水和一张椅子,让你歇口气。
“吏部张侍郎,海货五十篓,各色新鲜水果五十篓,碧玉南海观音雕像一座。。。”等张侍郎家的仆人报完了这一长串的礼单后,那杨府的老管家忙站起身,陪着笑脸,说道:“原来是张侍郎家的来了,不知张侍郎本人可到了?”
张侍郎家的仆人忙点头哈腰的说道:“来了,来了,正在马车里候着呢!”
老管家笑道:“快请张侍郎进来,咱们老爷在里面已经等候多时了。”
“是。”
张侍郎在家想来想去,总觉得自己的身份不能和郭承嗣,朱斐抗衡。想要扳倒他们还得依靠恩师杨尚书出面才行,所以他才会亲自前来。杨尚书似乎和他心意相同,居然早早就吩咐了管家留意。
很快,张侍郎在杨府仆人的带领下,到了杨府大堂,见到了恩师杨尚书。都说户部富,吏部贵,刑部威,兵部武,礼部贫而工部贱,这杨尚书身为礼部之首,在府里居然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栗色绣福纹的长袍,脚上是一双厚底黑面的布靴,只是套脚上的那双棉袜因为多次浆洗,已经变的微黄。他那头几乎全白的头发挽了懒人髻,随便簪了一根青玉簪。
“贤宁,你来了,快坐下。”贤宁是张侍郎的表字,杨尚书为了显示和这得意门生的亲近,在私下从来都是叫他的表字。
“见过恩师。”张侍郎忙上前抱拳行了一礼。
“嗯,不必多礼,坐下吧!上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