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之下,必有情报。各种有关系的,没关系的,正道的,小道的消息源源而来。他着实恶补了这方面的知识。这时他虽说不上是鲜卑历史的专家,却也装了一肚皮的鲜卑族演变史。说道:“皇上,要想知道轲比能下一步的动向,就必须了解鲜卑历史。不知皇上对这方面的历史可有涉略?”
近年来,刘备专心泡妞,心无旁笃,眼中所见,只是刘贵妃的一喜一愁,耳中所闻,只是刘贵妃的一语一笑,以至于国家大事都无心处理,哪还有空理会这些闲事?不过他又不愿自认自己不知,笑道:“嗯,鲜卑历史朕还是了解一些的,你且说说,看你知道的和朕的有何不同。”
贾仁禄咳嗽两声,摆了说书生,一拍醒木,讲起了鲜卑演义:“鲜卑是古时东胡族的一支,因为居住在鲜卑山,故而得名。正因如此,它和匈奴大为不同。匈奴历经千百年的演变,相互兼并,弱肉强食,已成为一个大帝国,有正式的首领‘单于’,相当于咱大汉的皇帝,有权杀人脑袋,打人屁股。其下设左右贤王,左右谷什么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等等官职来管制诸部,达到如心使臂,如臂使指之效,这些官职当然都是由单于任命的。而鲜卑则不然,它是所有居住在鲜卑山部落的统称,没有正式首领,以其说鲜卑是一个国家,倒不如说是一个族群联盟。鲜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诸部林立,无所统属,各不相下,相互间内讧不断,战乱频仍,这也就是鲜卑为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屈于匈奴之下,受其役属,怎么也抬不起头来的原因。”
“先汉时期鲜卑几乎名不见经传,只是个屈膝于强大统一的匈奴帝国下的小部族。鲜卑登上历史舞台还要从后汉说起。后汉初,鲜卑族从属于匈奴,光武皇帝建武二十一年,大汉辽东太守祭彤大败鲜卑人,收其地,其首领偏何率部降汉。不久,鲜卑族另一部落首领仇贲到洛阳朝见光武皇帝,光武皇帝封其为王,与宁城护乌桓校尉同辖鲜卑人。”
“其时大汉在北方的主要敌人还是匈奴,匈奴自恃强盛,不服王化,屡侵中国,举朝上下都对其十分重视。可正因如此,朝中官员只顾对付匈奴,忽视其他部族,给其他部族以可趁之机,乘机坐大。鲜卑就是一个最著名的例子,不过事关大汉对外政策,臣不敢妄加评论。和帝永元年间,大将军窦宪遣右校尉耿夔击破匈奴,北单于逃走。鲜卑乘机离开自己原先住的那块鸟不拉屎,鸡不下蛋的烂地,迁徙到水草肥美的匈奴故地。当时匈奴并没有全部逃散,留在故地的尚有十余万部众,因单于逃亡,无所从属,见鲜卑人来了,便自号鲜卑,跟在他们屁屁后面混,这些部落和鲜卑人通婚,逐渐被鲜卑人同化。鲜卑一下子得了十余万人,由此强盛,开始侵扰中原。臣刚才说到,鲜卑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族群,它虽然离开了鲜卑山,到了匈奴故地,但诸部林立的局面仍没有改变,自己部落内部甚是团结,亲如兄弟。可部落与部落之间却视为仇敌,一见面就打打杀杀,是以当时鲜卑虽然进犯中国,为害倒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