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七十九章壶关大战(3/3)

马上引军杀上,还来得及。”

司马懿道:“你有所不知,此番我未得皇上诏命,私下进兵,所带的军马不多,不足以同诸葛亮相抗。如今诸葛亮既占了壶关地势,我们不可久居此处,宜去漳水险要处安营,再作良图。”

原来司马懿听闻夏侯渊不听李典苦谏,引军出战。担心壶关有失,便即入宫来见曹丕,说道诸葛亮善于用兵,而夏侯渊性格太刚,不死守壶关却引军出战,必中诸葛亮诡计。这壶关是邺城门户,可万万丢不得,须派大臣镇守,自己请旨前往,以策万全。其时曹彰正引大军猛攻易京,而青州刺史臧霸的大军已攻陷乐成、武邑等县,逼近冀州治所信都,各地告急文书好似雪片一般飞来。曹丕中心栗六,手足无措,急需司马懿在旁以备咨询,哪容他拍拍屁屁走人?当下便将头摇的好似拨狼鼓一般,说什么也不放他去。

常言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曹操使尽鳖计,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方建起来的这所广厦,如今已是摇摇欲坠,满朝文武之中,也就只有司马懿一人文武双全,堪称栋梁之才,他不顶,又由谁来顶?司马懿也知大魏风雨飘摇,随时可能覆亡,当此关键之时,他不宜离开邺城。可壶关形势岌岌可危,迫在眉睫,不由他不出。于是他便舌灿莲花,陈说利害。可曹丕对夏侯渊极是信任,认定他自有法子克敌制胜,反劝司马懿不必杞人忧天。司马懿见曹丕不肯放人,便写了一封密信,托心腹之人兼程急走,面交夏侯渊,劝他不可贪图一时之利,而使国家蒙万载之羞,当迅速回师死守壶关。可那封信到时,夏侯渊已连胜数阵,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又如何听得进司马懿的逆耳忠言?反认为司马懿嫉贤妒能,容不得他人立功,这才出言阻止,对那封能救他性命的书信竟是不加一瞥,一意孤行,引军直进,结果中伏被擒,当真是天堂有路他不走,地狱无门他却闯进来。

司马懿见那封信送出之后,如石沉大海一般,沓无音信。知道夏侯渊凶多吉少,不由得心惊肉跳,又跑进宫中来劝曹丕。怎奈曹丕对夏侯渊很有信心,不免将司马懿的忠言直谏当成了耳旁风,仍是不放他前往壶关。这日晚间司马懿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心中所思都是壶关之事,又怎能睡得着?挨到半夜,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便披衣而起,连夜来到和自己的交情过命的几位将领家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将他们说动,瞒着曹丕点起一支军马。掌管邺城城门的将官也和司马懿相熟,知他连夜出城乃是为解壶关之围,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开门放他们出城。

一路之上,司马懿心神不宁,这眼皮总是跳个不停,他虽是个无神论者,但当此关键之时也不禁有些迷信起来,当下不住催促三军,向西北方向急行。行到林虑,哨探来报,说赵云引着一支军马,于险要之处立营,扼住进兵之路。司马懿见诸葛亮竟在此间布置军马,不由得惊诧万分,心想诸葛亮布置如此周密,肯定是志在必得,这壶关直是危如累卵,不可不速速往救。于是便令偏将任峻领一支军马直欺到赵云寨前搦战,破口大骂赵云的祖宗一十八代。赵云大怒,引军出战。任峻且战且走,向东面败退,赵云不舍,引军追赶。司马懿则乘赵云往追任峻,大营防守松懈之际,翻山越岭,绕过赵云大营,径投壶关。到得此间恰遇庞德擒拿李典,便即冲入重围来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