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五十九章远方战报(3/3)

都力求四平八稳的统帅无论如何也带不惯这种撒稀摆怠扶不上正道的士兵。他一到军中,见到营中如此布置,不禁大皱眉头,心想贾仁禄的狗运当真好极,防守如此稀松,居然能无灾无难混到现在。当下他便击鼓升帐,开了一个整风会议,将贾仁禄所设一应措施尽皆废除。开始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派值夜,士吏治军薄至天明。兵士们不得休息,纷纷怨叹。好在诸葛亮恩威并济,赏罚分明,而且以身作责。兵士感念他的恩惠,惧怕他的威严,这才无话可说。不过两相比较,总是觉得贾仁禄这个大流氓远比这个羽扇纶巾的儒生要亲切的多。

其实贾仁禄那样根本是极不负责任的作法。他本就是一个随随便便的人,所立法规也就极其简单。他所恃的不过是自己的聪明加运气,往往能提前料到敌人的动向,预作防患。一旦敌人出乎他意料之外,突然袭击,他根本无法应付,只有使出拿手绝活,逃之夭夭了。而诸葛亮的做法,正是古时军中的常规作法,不论何时何地,营中防卫都十分严密,敌人要想偷袭,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可兵士不管这些,他们只知道在贾仁禄手下当差十分轻松,而在诸葛亮手下当差十分辛苦。于是便有不少兵士开始抱怨刘备将贾仁禄这样一个百年难遇的好上司贬去当全国最大的包工头,却将这么一个凡事拘泥成法的老学究派来指挥军队,害得他们活受罪,当真是愚不可及矣。

司马懿自晋阳大败后,逃归邺城,自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便泥头面缚,待罪阙下,请求曹丕赐他一根绳子让他上吊去。曹丕也知他此次失败非战之罪,念在他往日功劳卓著,便下旨免了他的死罪,令他待罪立功。司马懿觉得曹丕判得太轻,苦苦上表请求贬降三等,曹丕也不好拂他的意思,准他所请,贬其为荡寇将军,留在朝中参谋国事。晋阳一役魏兵死伤几达五万余人,可谓十分惨重,再加上早先吴魏广陵之战,魏国元气大伤,已无力向外扩张,被迫转为防守。

曹丕做梦都想着一统天下,可接连两场惨败,将他这个美梦彻底的粉碎了。如今魏国形势岌岌可危,北方曹彰之军早已到了辽隧,正已公孙恭交战。由于辽东离邺城数千里之遥,战报一时之间难以到达,曹丕至今还不知道结果如何,不过司马懿在曹彰未出发之前便已断言他此行必胜,只不过时间长短而已。

曹丕担心曹彰攻下辽东之后势大难制,反过来收拾自己,心情更加烦闷,终日借酒消愁。忽一日,他痛饮三升美酒,醉倒凉亭之畔,闭目运功。突然之间,一阵冷风吹来,他打了一个寒噤,醒转过来。忽地里脑瓜突然间开窍,豁然有悟。心想如今内忧外患不断,自己这个皇帝随时都有当到头的可能,以其这么郁郁终日,等待他人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不若今朝有酒今朝醉,乘着大权在手,好好享受一番,这样才不枉自己费尽心思抢这个皇帝来当。

次日早朝,他便郑重其事的宣布自己的振兴大魏计划,下旨在邺城起造朝阳殿、太极殿,筑总章观,俱要高达十丈。与此同时在漳河之滨起造崇华殿、青霄阁、凤凰楼、九龙池。所有建筑,务要极其华丽,雕梁画栋,碧瓦金砖,光辉耀日,以展现大魏雄风,令诸侯闻风而胆寒。

蒋济、刘晔、辛毗等人没想到他彻夜不眠妙悟出来的振兴计划,便是这么一个乱命,闻言之后无不大失惊色,纷纷上表切谏。怎奈他们之中无一人揣摩到曹丕心思,便无法对症下葯,表章之中所言更是牛头不对马嘴,无法切中要害。曹丕览表大怒,将屡次出言不逊的辛毗贬为东阳县令,蒋济、刘晔二人也连降三级,罚俸一年,群臣见他增盖宫室之意甚坚,不敢再放声音。一些小人为了加官进爵,更是迎合他的心意,上表歌功颂德。曹丕龙颜大悦,下旨选取天下巧匠三万余人,民夫三十余万,不分昼夜兴造宫室。民力疲困,怨声不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