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一十八章刘封认母(2/3)

刘备:“嗯,孔明之言有理。不过朕想这其中的理显而易见,曹丕不可能不知。如今他封曹彰、曹丕为王用意很是明显,就是想要拉拢人心,他们兄弟之间我看多半不会反目。这样空等下去,岂不要等老了人?”

贾仁禄:“曹丕是看不来,司氓不可能也看不来。辽东去幽州千里余,远难行,兵少了无济于事,兵多了粮供应起来十分困难。既使孙吴复生亲自领军,也难期必胜。曹丕如此快的便让曹彰北征,便料想他本不可能成功,想看看曹彰军没饭吃,饿得包骨,被公孙恭打得四下窜的可怜样。再者辽东离幽州甚远,大军到那就是一个月的时间,再加上攻城和返回,最少也需要半年时间。若是现什么意外情况,这场战争随时可能拖上一两年,甚至更久。曹丕就可以趁此机会对付曹彰了。”

诸葛亮等人齐声答应,刘备当了半辈窜犯,被曹打得东躲西藏,自始方知为君之乐,见着自己坐于御座之上,群臣分左右跪坐其下,不敢仰视,面恭谨,大气也不敢,不禁面带微笑,手捋长须,心中暗乐。

刘备:“曹彰想要远征辽东…曹丕可曾答应?”



贾仁禄:“司氓惯于千里袭人,其不意,这事他来。”

诸葛亮:“糜芳不是司懿的对手,还请皇上三思。”

诸葛亮:“曹彰所领幽并二州东边辽东,西临大汉,南则与曹丕接壤。四战之地,极不易守。一旦他与曹丕开战,则大汉攻其前,辽东袭其后,大事去矣。于是曹彰便乘辽东易主,国内不稳之际,弃了并州,往征辽东。拿下辽东之后,曹彰只要同胡人讲和,便无后顾之忧,可专事南方。而曹丕得了并州之后,便要分兵守把,以防大汉率兵往攻。曹丕多分一支兵来防守我们,力量便弱了一分,曹彰对付起他来,便容易多了。这样一来曹丕看是占了不少便宜,实则吃了大亏,这个主意的人明之极,想来非公达莫属。”

诸葛亮:“启禀皇上,如今曹彰虽然将曹丕罪状公布天下,却未明显与曹丕绝裂,只是拥兵自重,不服约束而已。曹丕也不敢过于苛责,封曹彰为燕王,曹植为代王,外示尊,内实忌之。所以微臣以为,还是应该待其兄弟反目,再行用兵,可成大功。若于此时用兵,曹氏兄弟势必同心携手,共御敌,那样胜败便难以预料了。”

诸葛亮:“这并非杞人忧天,还请皇上速遣猛将防守氏。”

诸葛亮微微一笑,:“曹彰这是要和曹丕为敌了。”

贾仁禄心:“糜芳这个垃圾也会守城?这氏非毁在他手里不可。”

刘备摆手:“氏那已有糜芳领两万兵镇守,应该没什么问题,朕看没这个必要了。”

诸葛亮面有忧:“怕不会如此简单。若微臣是司懿,必不会去晋上任,直接领一次兵从间往攻氏,如此其不意突袭氏,可一战而定,然后遣使传檄四方,不数日平、河东两郡将非大汉所有,这便是兵法上所谓的先声后实。”

那近侍:“曹丕令太尉司懿引军镇守并州,接替曹彰。”

正当他自我陶醉之际,一名近侍从边门殿,来到刘备旁奏:“启禀皇上:前往魏国哨探得到消息,辽东公孙康逝世,其尚幼,群臣立其弟公孙恭接位。公孙恭因病成为阉人,懦弱无能,不能治国。于是魏国燕王曹彰及代王曹植联名上表,声称辽东可一鼓而定,肯请魏主曹丕让其北征辽东。”

刘备:“曹彰竟然弃了并州而领兵远征远征辽东,这是在什么玄虚。”

诸葛亮微微一笑,:“曹彰、曹植二人不满曹丕篡位自立,早有心起兵讨伐,只不过是怕我军蹑其后,故迟迟未动。不过他们兄弟之间已势成火,不可调和,这战迟早是要打的,还请皇上耐心等待。”

刘备:“看来曹丕只是看到了其中好,没发现这实际上是个陷阱,哈哈。”

刘备却不大以为然,:“司懿既使聪明绝,怕也不会想如此佳妙的主意了,你们两位怕是过虑了。”

诸葛亮问:“如今并州在谁手中?”

刘备:“那好,朕再等半年时间,若到时曹氏兄弟二人仍不相争,朕也要发兵讨贼,光复汉室。”

刘备:“如今是个好机会,只要曹氏兄弟自相残杀,中原必定作一团,朕便可以趁势光复河山。”

那近侍:“答应了。魏主曹丕封曹彰为征北将军,命其领幽并之兵北征辽东。”

刘备问:“哦,何以见得?”

然列于两班,刘备问:“曹丕篡夺帝位,弑杀先帝之罪不可不讨,该如何兵还盼诸位拿个主意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