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一十三章武清突袭战六(2/2)

队退到永定河边补足弹药再杀回来了。

这是刘一飞执政几年来得的经验,这个经验,自然是要应用到北方那农民占更大比重的地方中去,因此,得到北方义和团的支持,对共和军来说,就显得相当重要了。所以,早在开战前,甚至于早在八国联军大清之前,共和国就已经派了大量的江湖人士前往北方,并在那里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所以才能够在短时间内与义和团联手作战,在此次的武清突袭战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原世界里,当初老人家提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构想,就是看到了中国社会的这个特。现在共和国所面临的局势,虽然跟当初老人家所面临的局势比起来要好上不知几百倍,可是,得到农民们的全力支持,却一直是刘一飞等人最大的政治优势所在。要知,满清经济基础一向薄弱,特别是工业,本就提不上台面。就算在经济发达的广东一带,农民也占了人的绝大分,更不用说广西、福建两省了。刘一飞在这三个省中令行禁止,所发布的政策,不老百姓能不能理解,他们都决地贯彻到底,绝不会因小我而影响大局。这其中,共和国对城市工人、知识分以及商人的开明政策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可是,最最关键的是,得到了农民的全力支持。要不然,别说武装斗争了,单单农民手中的选票,就可以把刘一飞轻松地赶下台去了。

在战争中,留下后手是相当必要的。不有没有。经验,所有的将领在战斗中都会留下大量的后备队,正常情况下,后备队的数量,应该是所拥有兵力的三分之一左右。当后备队倾巢动的时候,也就是真正一决胜负的时候。

怎么说,这场突袭战,林宗正中将是取得了完胜,他不知对方的损失到底有多少,反正不会少就是,他只知,自己才不过付了伤亡一百多人的代价,其中阵亡四十多个,受伤九十多个。伤亡的都是步兵,都是在攻击的过程中,遭受对方的冷枪所致的。看样,回去以后,得好好地研究一下如何保护军车上的步兵。毕竟,为了减轻重量,军车两边是没有钢板的,只有驾驶室有着一些薄薄的钢板,对方手中的步枪,穿透力比共和军手中的冲锋枪得多了,跟半自动步枪差不多,穿军车两边的木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且,混之中,那儿人多他们就往那儿开枪,也不能如阵地战那样,仔细地搜索每一个潜在的威胁,遭到如此的伤亡,也说得过去了。

所以,林宗正中。将留下一个团作为后备队的作法,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林宗正中将本就没有想到,对方在遭受突袭后,竟然不敢派兵前来追赶,让林宗正中将的这个后手毫无用武之地,让被当成后备队的这个团一枪末发,郁闷无比。

先前的浮桥还在,从永定河北岸往回撤,倒是半儿阻碍也没有。不过,林宗正中将仍然不大放心,特别把直属的几个侦察排留了下来,并且携带了单兵电台,随时观注英法联军的动向,同时也可以把义和团的武装力量组织起来。

林宗正中将知,此战的消息会上传向各个势力,义和团武装自然也会知的。一旦他们得知给他们造成了如此大伤亡的英法联军,在共和军面前就跟纸扎的一样,稍一碰就后撤几十公里的话,他们心中自然而然会有一个决断。虽然林宗正中将看不上义和团的战斗力,可是,这些个义士彻底地倒向共和国一边,不但可以使共和军能够更加清楚地掌握着四国联军的动向,而且,对京津一带的老百姓,将起到相当大的示范作用。毕竟,敢参加义和团组织的,都是勇猛有力、一片血的好汉,这样的人,在乡村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得到这些人的支持,就意味着得到大队农民的支持。

既然对方没有追来,林宗正中将就可以大摇大摆的回到天津城了,虽然没有取得更大的战果,但是,对于孤军的先队来说,这样的战绩完全是说得过去的,或者说,完全乎人的意料之外。更重要的是,此战过后,英法联军就不可能立刻组织兵力杀向天津城,等林宗正中将把大沽炮台的那些家伙解决掉之后,张海洋的主力队一到来,整个战役,就将一面倒倾向共和军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