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二十章喜讯(2/2)

轻便型坦克的产量不大,一个月约为二十辆左右,如果充分挖掘潜力的话,一个月完全可以达到五十辆的规模。不过,由于这坦克是过渡型的坦克,预计的产量不是很大,刘一飞的计划,能够达到三百辆就够了,没有必要扩大产量。这型号的坦克只要能够应付几年的战事就行了,等过了这几年,这坦克只能充当训练坦克使用,有个三百辆就够了。再说了,现在共和国所需钢材都是从外国来的,并不是王卫国他们所需的钢材。用这钢材来建造坦克,防护能力差了儿。既然这样,倒不如先建小型的算了。这坦克,对抗海军的大径火炮自然是不可能了,就算是陆军一百毫米以上的火炮,它们的装甲也挡不住。不过,一百毫米以下的火炮,倒是用不着太放在心上。特别是现在世界上国所使用的陆战火炮大分是七十多毫米径的,这坦克正好适用。

有了坦克,装甲车自然也少不了了。此次生产的仍然是轻便型装甲车,装甲薄了儿,不过,多少也能载一个班的士兵及其装备。为了与坦克合作战,装甲车的速度和作战半径跟轻型坦克的几乎一模一样,还备了两机枪,装甲车的侧面还各留了五个枪,士兵们可以从枪攻。

此次拿下福州船政局,对共和国来说可是一件大事,船坞有了,技术人员有了,基础设施也相当的不错。清政府在福州船政局上面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那些基础设施,都是相当不错的。其实,福州般政局在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颇有一番气象的。只是,再有气象,再有奋发图的主官,面对着清政府这艘看着就要沉下去的大船,也只能徒呼无奈而已。断断续续的经费,贪污无能的手下,朝廷的无端涉,这使得福州船工政局在辉煌了几年之后,立刻就陷了绝境,虽有那些洋务派大臣极力维持,也只能勉勉过日得了。

国的需要。

有了福州船政局,再加上从英国那边抠来的造船设备,刘一飞相信,共和国的造船事业很快就可以走上正轨。现在,对刘一飞来说,最最关键的就是燃油问题了。军械库里面的燃油,就算是打细算,也多只能支撑到明年初,没有燃油,所谓的飞机、坦克和装甲车,都只不过是一堆废铁而已。不过,这问题也不大。早在两个月前,共和国所雇佣的外国堪探者,就在南海一些属大清的岛屿以及菲律宾国内发现了好几个油田,这其中,南海各岛油田的存量非常大,足够共和国用上几十上百年了。其实,表面上,这些油田是外国佬发现的,可是,要是没有王卫国他们提供的信息,那些外国佬就算再能,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现这么多的油田。对王卫国等人来说,这些个油田的数据都在自己的脑海里面,连位置、存量、能够达到多大产量都是一清二楚的,随随便便指一下就行了。原油是有了,只要德国佬的炼油设备一到位,就可以行大规模的开采。初期的产量也不要求很大,一年能有个十万吨就行了。

有了飞机,航母的现也不远了。航母的设计图已经拿来了,所用的设计蓝图,是国二战时使用的航母,设计吨位是三万吨左右,可以装载一百架各式飞机。不过,这玩意儿,离生产来还早着呢。飞机是有了,能够在军舰上起降的飞机还没有拿来,最起码还得再过几年时间。而且,想造三万吨级的航母,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军舰也只有一万五千吨左右,共和国想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造三万吨级的军舰,的确是太异想天开了儿。不过,这对刘一飞来说倒不是件难事,在刘一飞的计划中,只要在一战以前拥有足够多的航母就行了,用不着这么早就让这末来的海上霸主亮相。既然如此,共和国完全可以慢慢地打好造船的基础了。

超轻型坦克的重量只有十吨,最速度四十公里,以二十公里速度巡航的话,作战半径可以达到两百公里。这样的能,跟后世的那些坦克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就算跟原世界二战初期的坦克比起来,差别也太大了。但是,对现在的各国陆军来说,这样的能已经完全够用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