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五章招安(2/3)

赵佶越看越惊,再拿起那份奏章来,细看京东匪事,不由得着恼,将龙案一拍,怒:“括田本为事,不料竟至于扰民!”蔡攸一听,说到自己上了,他却早有准备,忙:“官家此言甚明,良法意,每每为胥吏所妨,而成扰民恶法。臣自知此事之后,忧心忡忡,察图籍,访得此事乃胥吏杜公才所主使。”随将自己准备好的材料送上,一切都推到最初向杨戬建议设立括田所的杜公才上,此乃丢卒保车之计。

招安诏书到了招讨司,要剿抚并用,便宜行事,自然接旨,打发了中使,将圣旨供到案上,与燕青击掌大笑:“今番事谐矣!既有了这圣旨,梁山还不是在我掌握之中?”

写地分明,叫人不得不信。

侯蒙也拿给他地增兵表来:“陛下,招讨司有表上,若要剿梁山。须练军。前此因招讨司大兵驻于大名府,与梁山泊路不通,故此军只有两营,无有船只。今官军已东平府,驻军独龙岗。距泊甚近,可练军,打造战船,以便直捣贼巢,尽灭此敌。须用军两万,大号海鳅船一百艘。中号三百艘,走舸战舟千计,另须再增战兵两万。教习战之术…”林林总总说了一大堆,赵佶听的昏脑胀,到最后到耳朵里就一句话:“须请拨付现钱一亿贯。”

就凭这句话,赵佶圣意顿决,斩钉截铁:“朕意已决,梁山之事当以招安为主,剿为抚。此事由三路招讨司全权担当。各地军州须得仰其号令,不得自行其是,济州府亦须将招安方略呈招讨司,听彼视为。中书并枢密院各司,若招讨司有甚条陈,可径自送朕躬披阅,不得径行断。”

这便是和张叔夜商量好的,这招安的事由张叔夜提,一来可以让他避开嫌疑,就算有人拿宋江说事,他也可以振振有辞地说“又不是我提要招安的!”;二来张叔夜在济州府为官多年,知京东一带民情盗情,由他提全盘招安的计划,更容易使人信服。而他和御史张克公之间的特殊关系,也保证了这份招安奏折能够得到皇帝的足够重视;三来这梁山招安之后,兵力数万,若是都被麾下,难免被人说他拥兵,若这招安是由别人提来的,皇帝却可放心将招安地贼兵地招讨司统领,而由地方官来辖其留在梁山的家属老弱。所谓分其事权而制之,乃是大宋朝的一贯法。

赵佶吩咐将这奏折给中书的宰相、执政和枢密院详商,哪知这次的反馈奇的一致,何执中、梁士杰、张商英、梁、刘正夫这两相三参外加枢密副使侯蒙一员,异同声地主张招安。

燕青笑了会,却敛:“衙内,纵然朝廷不疑,梁山却未必好招。前次大战一场,各地州军固然是损折颇重,梁山被我大军打的却也不轻,荣这厮日前才刚刚醒转,只怕梁山上都

赵佶见了,正中他地下怀,登时一腔怒气都撒到这杜公才上,吩咐有司察严办,务必以国法绳之,大理寺一声奉诏,自去安排人捉拿杜公才去了。

梁士杰更提的预算来作为自己的论据:“此役招讨司并各州军动兵两万余,前后二十日,共计靡费钱二十万贯,米三万石,皇恩犒赏不在其中,仅歼敌两千,斩首近千。以此算来。梁山不下五万之众,若要悉数讨平非二千万贯不可,况且兵连祸结。京东百姓数年不得生息。若再生变。悔之何及!”

张克公见了此景,也知括田所是皇帝设立的,若要从上将这机构扳倒,等于是打皇帝的嘴,现在也只得如此。随即又:“陛下,今有济州府张叔夜上奏,梁山盗匪虽众,皆国家赤,为因括田不得法,无由生计,因此啸聚为盗。今朝廷当上天心,降恩诏予以招安,俾可大开自新之路,使其重归朝廷治下。”说罢有表章取由起居舍人送上。

众宰臣自然奉诏。大臣们这次齐心合力要求招安,其实各自的动因大有不同,梁中书是与站在同一战线地,自然要力,张商英却是被的一番要钱奏折给吓倒了,皇帝若是真的要中书支持剿战事,刚刚缓过来的朝廷财政非得立刻崩溃不可,那时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这势单力薄地中书侍郎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