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二章括田上(2/2)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一旦明白了在这事情上与俅找不到共同,立即就放弃了努力。这样也有好俅看儿对杨戬有想法,年轻人火气大,一时不容易转过弯来,杨戬那里只得由俅亲自面去转圜,省了的气力。

这里,他赶调整心态,跟着俅一起打哈哈:“是极,是极!国朝田赋不登,乃是百年痼疾,杨都知此举乃是小中见大,行见必有大功于国啊!”杨戬是什么人?能在皇地,察言观的功夫绝对都是绝手,适才一时的神情不豫,焉能瞒过他去!只是对方面功夫作的到位,他也不便发作,便也是一通话丢过去,肚里已经存了一份心思。

三个臣之间的小小转折,赵佶在上位,哪里看的清这许多?一面笑:“三位卿家都是朕的忠臣,不必说许多了,杨戬这括田之法,纵是不成,也无害于国,若是有效,便为国朝田赋之制立了一功。杨戬,这括田所便兴办起来,可于内库中拨些钱粮使费。”

听了这话,便有些庆幸,刚才幸亏没有发作,这括田所的创办既然有内库的拨款,那么收益当然也是了内库了,等于是在给赵佶地小金库添砖加瓦,自己若是横挑鼻竖挑,岂不成了给皇帝找不自在?一个不好,皇帝心情不好了,没准还要问问自己那应奉局,怎么就从来没给内库缴上几文使费呢!

果然就是一堆官场形势分析,总结起来就是几句,百姓不妨牺牲,朝中不要轻易树敌,杨戬要祸害百姓,只要没闹的自己上,理他则甚?你莫要作了两年外任,把官的诀窍都抛到脑后了!

酒席散后,俅拉过儿,训:“适才说那括田之事,何以对杨戬作?此人褊狭,必定怀恨在心,所幸不曾言语,还来得及转圜。”

于是正事说完,皆大喜,这当儿白沉香梳妆完毕,盛装而至,与赵佶打情骂俏了几句,又见过了久不回京的,便径自登台献歌。赵佶今日心情愉快,听着白沉香的歌声格外悦耳动听,到了大笔打赏,是夜尽兴而归不提。

次日一早,起来走了两路拳,便拉着曹正、史去拜望师父林冲,彼又见到了久违的金枪手徐宁和金钱豹汤隆,说起昔日情事,都是好笑。对林冲说起自己这几年来练兵和所经阵仗,林冲与徐宁都是大为艳羡。要说这两位,武艺自然不必说,都是好的,林冲为禁军教,拳功夫那是吃饭的本钱,若没有惊人艺业,怎能立于禁军之林?徐宁则是家传的金枪法,能作御前班直的,手底下都有两手绝活。有真才,又是武官,谁个不想在两军阵前耀武扬威,为国立功?尤其是林冲,看着自己的徒弟青云直上,四有仗打,就连曹正这个记名弟都混了个牙兵都,心中真犹如猫抓一般难受。

想起来就有气:“爹爹,这等鬼话,只好偏过官家,这括田之法,除了侵扰良民,又能括的甚田?”他说的理直气壮,可看到中不以为然的神情,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俅的心中,看重的是权位仕途,哪里得了许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