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五章赠粮xia(2/2)

这个建议,一是希望用双方资的换来互通有无,恰好今天是为了盐的生产而来,这辽国的盐等于是送上门来。这第二么,就是希望郭药师的地位有些转变,这样的盐换米易,由于涉及的乃是当下辽国最广泛缺乏的粮,必定会成为注目的焦,郭药师在这个居中的位置上,在辽国的影响力势必大增,而且会渐渐成为大宋在辽国民间的代言人形象,如此一来,日后女真起兵之时,手中在辽国可以发挥地力量就多了一支。…照郭药师本人的才,以及渤海人所展现的战斗力来看,这还是极为重要的一支力量。

他停了停,才:“就是梁山泊!”

至于盐换米的价格,实际上辽盐的生产成本比宋盐还略一些,宋盐只是因为官府专卖而成本昂而已。现在在广陵盐务,对于盐本的价格也有所了解,便将比价定为一斗米换十斤盐。

答他的救命之恩。这个不必说了。然而古语有云,救急不救贫,辽国地灾情这么严重,靠送粮能救多少人?再者说了,大宋自己还在遭灾,粮只愁不够吃,哪里能白白送给别人。况且,若是周围人都饿地要死了,他郭药师的民却都能吃饱肚,人家本不用查就知你有粮,到时候难免纠纷大起,这救之适足以害之。

李应听罢,犹豫片刻,好似有什么事情难以开,经促才:“衙内,若是换了原来,这生意小人就为你接了也无妨,不过现今山东私盐最大的贩,衙内可知是谁?”

郭药师不了解心中对于女真人的戒心,下他也只看到辽国地严重灾情而已,心中仔细盘算再三,这计划可以说是双方得利,叫他无从拒绝,终于答允。

“什么?”意外,他自从派了宋江上山,又以“天书”相赠,已经听说宋江势力大张,山东绿林都有臣服梁山的势。但也因为宋江这个“卧底”的级别太与他之间并不方便联络,对于梁山的情报搜集主要还是依靠石秀三不五时安上山的人员。

双方议定,郭药师也算定下心来,便派人领他去歇息,转叫人把李应叫来,将方才与郭药师商定的易内容说了一下,只因李应乃是辽国走私的老手,对其中的问题通的很,要听听他的意见。

梁山什么时候开始卖起私盐来了?听李应的意思,这规模好似不小呐!

这价格对郭药师也较为适宜,辽国下的米价已经到了斗米二千钱的程度,甚至还有价无市,而盐价则最多只有一斤十钱,如此易可以说他们占了大便宜。而这边,河北山东等地盐的官价达到每斤六十钱,私盐也要卖三四十钱,斗米则在二百钱到二百五十钱之间,如此贩卖,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