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一章到底要投靠谁(2/2)

许芝兰微微摇了摇

朱元璋就是看不透这一,官员贪污六十两就扒填草,放在衙门里吓唬继任的官员。

任何利益落别人手中,再想让别人吐来,那就难了,向家已经得到手的东西,又怎么会轻易让呢?更何况向家还有胡惟庸这个大靠山,历史上胡惟庸垮台距离现在还有三年多,岂不是让沈成当三年的缩

成算起了帐:“兰溪会开一个月,我就可以卖三十份,那些人每人就要给我三百多文。可是你知兰溪城有多少读书人吗?”

成想来想去,前似乎又现了朱棣那张脸…朱棣就藩在即,到了北平就是要和蒙古人打仗的,到时候,朱棣需要兵需要钱…这钱,还真不是随便就有人能给得了他的!自己对于朱棣来说,用还真不小呢!

许芝兰轻轻动了动,她生怕沈成趴着累,轻声说:“十文钱,当然可以买!”

“再则,我只是低价盘了一个印刷坊来,并不是准备长期印刷生意,说到底这些都是捞一笔就走,兰溪会结束之后,这些招数就用不上了。我又何必怕别人翻印呢!我要的生意,还是在茶叶、丝绸、瓷这些上边,只不过沈家一垮,这些生意多半都被向家抢了去。我要再抢回来,着实不容易,不过这些东西利惊人,要是不夺回来,又怎么甘心?”沈成淡淡的说

不过,若是要和向家在江南争夺生意,自己没有后台是不行的,像胡惟庸这样的大后台,动动手指就能把自己死。这样的话,沈成还和向家抢什么生意啊?赶找个山老林藏起来得了…江南很危险滴!

其实朱棣的提议很让人心动,他说的也颇有理。沈成明白,如果商人不和官府挂钩,想要发家致富那纯属梦,最多也就是能赚小钱,个富家翁。但是一旦和官府挂钩,有哪个靠山能比皇帝更呢?到时候只要能帮皇家赚钱,让皇帝国库充实,自己从手指里漏一财,算不了什么。

但是朱元璋给官员的俸禄实在太少。要么就是严刑酷法,但是薪养廉。那些官员们本就赚得够了,自然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贪污;要么就睁一只闭一只,只要他们能事,贪的不过分就算了。毕竟,十年寒窗苦也是要为了人上人的,要是辛辛苦苦了尚书侍郎所得的俸禄居然连一个普通商人都不如,他们的心里又如何平衡呢?

成哈哈大笑:“这有何难。第一,每个州县,我派人快加鞭去送,最多随只带两千份,卖掉就算。就算有人翻印,他们买了去,再排字印刷来,都晚了好几天了。我却源源不断有最新的论述送过去卖,你说那些读书人是买谁的呢?”

可知潜溪先生是主持过科举题,担任过太老师的人。他对八的看法,就是朝廷对八选士的看法。那些读书人读了一辈书,想的就是功名利禄,求的就是光宗耀祖,十文钱一份就可以知这些名士对八选士的论述,就可以知如何破题,就可以在科举之中大放光彩,你说他们买不买?”

成趴在许芝兰的上正想得神。忽然房门被人敲响。

“当然,六百贯并不算多,不过你相公我又派人将这些论述,快加鞭送到附近州县去卖。最远送到苏州,这一路的人几乎都知兰溪会在这里召开,也知潜溪先生等人在这里讲学。没有来的,就是负担不起路费的,但是既然能读书,那一百多文,他们总是负担得起的,娘,你再想想,整个江南,我能卖去多少份?”

成叹了气,可惜朱棣不是皇帝啊!到底朱棣是富二代了,比朱元璋这个泥的要看得明白!扒也吓唬不了官员们以权换钱。既然如此,不如有钱大家赚…

许芝兰想了想,忽然觉得不妙,急忙说:“相公,那要是别人买了你的,然后自己翻印了之后再卖掉,岂不是抢了你的生意?”

成不禁又想到了朱棣。

“第二,他们翻印是翻印了,钱不能不让他们去赚。可是你相公我,在兰溪会结束之后,会请潜溪先生等人将这次兰溪会的髓整理成书,到时候整版整版的往外卖,岂不是比他们更明!”

只听小疙瘩在门:“少爷,快些来吧…”

成趴在许芝兰的耳边说:“兰溪城方圆共有十五万人,没有中举的读书人不下两万人之多。我不求多了,只要有四千人买这份论述。这是多少钱?一千二百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