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3章中科院大专家(4/5)

着胡闹说:“你是怎么想起来创建这样一个计算机兴趣小组呢?况且,这样的投资可不小啊,你家里人支持你做这个?”

这个问题其实在黎光南昨晚踏入这里的时候就一直想问了,可是正主一直没来,这会儿胡闹来了。他自然抓住机会好好问个明白。

胡闹笑着说:“南叔,你们计算所就是跟计算机打交道地,相比你也清楚计算机这种东西的实用价值。特别是这种个人计算机,在很大程度来说很有可能在未来形成一种新的趋势或者说是革命。我因为有国外的亲戚,所以接触这样的东西比较早,考虑到国外计算机事业欣欣向荣,而国内却还处于蒙昧无知的状态。好在这几年国内对这方面的东西逐渐重视起来,我便有了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构建计算机兴趣小组的想法。至于资金,地确。在这方面我的家人还是很支持我做一些事情的。再说,既然想做一些事情就得舍得投入。其实,我也有一些小心思,就想着在过几年,等咱们这些人的技术成熟了,也能做出咱们自己的产品出来,甚至在某些方面领先,总不能让国外一直控制这方面的技术,让咱们受到牵制吧。”

胡闹说的很坦白。因为他看到其他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也靠拢了过来。静静的倾听着。有些话迟早都要说出来,正好现在有机会。胡闹就事先埋下一个伏笔。不过胡闹的话说完以后,竟然意外地得到了一片掌声,许多人高叫着:“胡哥,我们支持你。胡闹呵呵地笑了起来“不是支持与不支持,而是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黎光南虽然是搞技术地,但是胡闹的话在很多方面也不免引起了他的共鸣。国内的技术落后于国外的又岂止是计算机这一块,很多方面都是在追着国外技术屁股,当咱们达到某些水平的时候,国外却早已经将咱们甩的不见了踪影。别看中科院这样的名头说出去很响亮,但是身处其中的黎光南却知道,只是空有一身科技色彩而已。

这些年里,各种名目的研究所层出不穷,已达到123个之多,而所开展的各项研究却似乎离国际水平越来越远,中国科学院正处在膨胀和转型的边缘。就说“757工程”吧,乃是计算所举全所之力,花了八年时间研制的大型计算机在今年已经处于收尾阶段,预计明年就会完成。但是黎光南包括所里的所有人都很清楚,它拥有的每秒千万次的运算速度与国际水准相比实在令人汗颜,而其以军事为目标的研究思路更是得不到市场的响应。几乎大家心里都清楚,当“757”这个鸡肋工程结束以后,估计上面就很难再会拨什么资金下来继续科研项目。到时候何去何从已经是眼面前的问题。

黎光南点了点头。看向胡闹地目光隐隐有了一些其他的味道,赞叹道:“看不出你年纪轻轻竟然有着这样的报复。对了,我听小王说,你经常在他们中间宣扬中文输入输出的重要性是吧?你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呢?”

胡闹听着这位南叔跟记者似的标准地提着问题,不由的有些好笑,不过大家都看着他。他也不藏拙,笑着答道:“这个问题其实我在咱们小组里也说起过。计算机要想在咱们国内普及,首先要重视的就是汉字信息的处理问题。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无法普及计算机的使用和发展。”

黎光南暗自点头,其实关于这样的事情所里早已经重视。80年代以来,个人计算机的市场已经日渐苏醒,IBM的计算机如潮水一样涌了进来,一台比286型还要低档的“PC/XT”机型进入中国地口岸价就达两万元,而到中关村一倒手就要四万元。而这些昂贵的计算机又无法识别汉字和操作中文系统,于是,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汉字系统”便成了当务之急地科研项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