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五章歼灭袁谭曹卑鄙的圣人:曹(5/7)

为这是哪本古书上说的,回信询问这典故来历,孔融却回信说“以今之事度之,想当然耳”——明摆着讽刺曹丕纳甄氏之事。

故而曹操听说孔融聚饮,立刻关注起来:“他和谁一起喝酒?”

“议郎谢该、太医令脂习,还有杨彪之子杨修。”

“这几个人倒也不会出乱子。”议郎谢该是个做学问的人,除了研习《左传》任何事不参与。脂习是厚道和善之人,虽说与孔融不错,对曹操也唯唯诺诺,况且一介六百石小官能干什么?至于杨修小儿,连他老子都称病不问世事啦。可即便如此,曹操还是不能宽容,悻悻道:“你回去时替我转告荀令君,国家危难粮产不丰,立即禁酒!”

“诺。”卢洪突然想起件事“最近孔融写了篇文章。”

“什么文章?”曹操提高了警惕。

“我也看不懂,反正是写给陈群的,好像叫什么《汝颍优劣论》。陈群总说他们家乡颍川出贤才,孔融就拿汝南士人跟他比。咳!反正是开玩笑打嘴架呗!”

“玩笑?哼!”曹操可不这么认为——他手下谋士似荀氏一族、郭嘉、钟繇都是颍川人,而汝南是袁绍的家乡。孔融这个节骨眼上辩论颍川之士与汝南之士孰优孰劣,岂不是故意捣乱?曹操倒有心整治孔融,可转念一想,辽东还有邴原、管宁、王烈等名士尚未召回中原,现在还不能杀名士。思来想去无可排遣,恨得咬牙切齿。

这时司空长史刘岱领着董昭上了城楼,二人给曹操见礼。刘岱把董昭留下,自己讪讪而退——曹操早有过吩咐,在卢洪、赵达奏事的时候,若无特别关照不准旁听。

董昭也自觉有碍:“主公唤在下有何吩咐?”

曹操没搭理,见刘岱要走,忙叫住:“你再去拿笔墨书简过来…卢洪,继续说,还有什么事?”

卢洪瞥了董昭一眼,缄默不语。

曹操却道:“不用避讳,但说无妨。”自从那次充满玄机的谈话之后,他已把董昭视为心腹股肱,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郭嘉。

“诺。”卢洪接着说“许都市井有人传言,现在当官的都是出自军功之人,还说…”

“说什么?”

“一群武夫当国…”

“其心当诛。”曹操攥紧了拳头。刘岱正抱着笔墨书简过来,见风头不对放下东西就跑了。曹操思索了片刻,阴沉着脸道:“请公仁代笔,我要写道教令。”

“诺。”董昭领命,但左顾右看城上连个几案都没有,难道趴在城垛子上写?

曹操回过头来一指卢洪:“趴下!”

“啊!”卢洪吓了一跳,又不敢不听,只得伏倒在地。

“你就在他背上写。”

董昭应了一声,盘膝坐于地上,把竹简笔墨往卢洪背上一放——还真合适。

“我说,你来写…议者或以军吏虽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说到这儿曹操顿住了,猛然想起孔融当殿奚落郗虑的那句“可与适道,未可与权”心头一阵冷笑,后面的话脱口而出:

〖议者或以军吏虽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所谓“可与适道,未可与权”者也。管仲曰:“使贤者食于能则上尊,斗士食于功则卒轻死,二者设于国则天下治。”未闻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论者之言,一似管窥虎欤。〗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