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金
生态的剧变,使整个社会人心慌
。国民政府哀求
国在世界市场上降低白银收购价格,以减弱银价上涨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但遭到
国拒绝。这时国民政府就只好表示愿将中国尚有白银
双方商议的价格
售给
国,以满足
国的购银需要。
国不断地收购白银,到1934年,
敦白银市场的价格已经涨到之前的2倍!银行家们看到这
行情,早已发现这里面的机会,只要把白银从上海运至
敦或纽约
售,就可以赚得可观的利
,他们岂能放过这样的机会!此时的上海存储着中国大
分的白银,尤其是上海租界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地方,各地的地主、军阀和贪官污吏,都把他们的银
运到租界存放,因为那里有外国列
治外法权的保护。
于是,中国的货币到底与哪
货币挂钩,就成了
、英、日三方明争暗斗的货币主战场。
最终,中国被迫放弃银本位,以摆脱经济危机。蒋介石的货币独立之梦,被罗斯福狠狠地敲醒了。
随着
国政府在纽约和
敦市场上大量收购白银,白银价格猛涨。被国际银价上涨所
引,中国的白银大量“被
”中国并非产银大国,本来用于铸币的白银尚需
,当是时,中国的白银如滔滔江
奔涌
逝。1934年,仅3个多月时间,
已达2亿银元。
当时的各大银行,每天晚上轧账,如果总库缺
寸,就通知库房把储藏的准备金,运解给外国银行和中央银行国库。这可就忙坏了保镖们,库房里一箱箱的银元、百两重的白银大条和大元宝被扛上“铁甲车”运送
去。
外国银行的白银,只
不
,统统运走。汇丰银行单在1934年8月21日这一天
英国邮船“拉浦
号”从上海装运
的白银就达1150万元。【10】在外国银行的带动下,上海金
市场笼罩在一片疯狂的白银外
风
之中。
国记者霍
所著的《
卖上海滩》中关于白银风
的描写,或许可以很好地展现当时上海的情形:霞飞路上,夜半时的舞厅里,上海先生会向陪坐的舞女
一声歉,走到电话间去给他的经纪人打个电话,问一问当天的白银行情,关照他如果行情比昨天好一些,可以再卖
一些,然后再回到自己的桌旁,叫西崽开一瓶香槟来庆祝一下
。不论在公事房中或在玩笑场中,他们的脑袋里边盘旋着的无非是银
。他们已抛弃了原有的事业,抛弃了日常应该料理的函件,抛弃了一切的朋友,终日所想到的无非是银
。
为了阻止白银大量外
,国民政府开征白银
税,这却又刺激起更大的白银走私风
。1934年最后几个星期内,就有2000万银元以上白银走私
。日本为打击国民政府的金
系,更是在占领区内故意走私白银。1935年,走私额
达1。5亿~2。3亿银元。白银大量外
,给中国的金
和经济带来了灾难
的后果。
无论与哪
货币挂钩,中国都势必会丧失货币主权!中国的货币本位将变成外币汇兑本位,以外国货币为准备金,或以某一固定的汇率为基准,来发行中国货币。为了维持汇率稳定,中国就必须大量储备外国货币,以便在汇率波动时
预市场。如此一来,外汇发币国等于创造了一块海外储备“铸币税”的自留地,海外外汇储备量越大,发币国的“铸币税”收
就越惊人!不仅如此,发币国还能通过本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整,间接控制所有海外储备国的信用扩张和收缩。还是那句名言:“如果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在上海持有白银最多的是外国银行,而且他们能够自由行动,国民政府也
涉不了他们的决定,他们自然也就成了白银
的主力。白银风
期间,外国银行的库存白银剧烈变化,白银库存降幅
达85%!在华外国银行把前几年“金贵银贱”时大量积聚的白银,运送到国际市场
售,而上海的存银,从最
时的2。75亿银元,大幅下降到最低时的0。42亿银元。【11】白银外
,中国货币“被升值”外贸逆差日益加剧,外国货充斥中国市场,中国
却日益艰难。白银外
同时造成通货
缩,银行信贷减少,利息扶摇直上,当时在上海几乎是
多
的利息也借不到钱。白银外
、银
奇缺、市场筹码不足、
价惨跌,致使工商业破产倒闭。【12】1934年底,房价一泻千里,上海租界房价下降了90%!市场上人心浮动,银行挤兑大面积
现,银行和钱庄纷纷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