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知,太祖皇帝为何于百忙中编写《大诰》,教化官民么?”魏知县却话锋一转
:“是发生‘郭桓案’案之后!”
现在才知,原来生员们的举动,违反了太祖皇帝制定的法律,这让百姓们好生为难。因为太祖皇帝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实在太
太
,老百姓把他的每一句话,都当成金科玉律,绝对不愿违背。
乡绅们则陷了震惊…他们万想不到,知县大人竟从老掉牙的《大诰》上,找到了惩治那些生员的依据!
“现在为非作歹的又多了,真该请太祖爷重临,再杀一批贪官污吏!”百姓们恨恨。
“暂时没有,”县学教谕连忙列
:“主要是县学无权开革生员,还需上报提学
!”
这富县本就没有秘密,何况那样轰动的大事。老百姓都知
十天前,十几名县学生员击鼓告状,要求知县召回并惩治下乡
税的胥吏。县老爷不愿答应,又不想得罪他们,便
拖后再说。
“太祖皇帝听闻有贪官污吏剥削民,
上命人彻查,结果查来查去,有问题的官吏越来越多,涉案数额竟达两千四百万石!太祖皇帝
里
不得沙
,一狠心,下令
死了全国三万贪官、污吏、坏粮长!”
人群一片哗然,这也太坦白了吧…
“他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先说诸位边的粮长。《大诰》上说,他们在征收税粮时,踢斛淋尖、起立名
、肆意加征!其加派的名目
样繁多,如
脚钱、车脚钱、
钱、库
钱、蒲篓钱、竹篓钱、神佛钱等…”
“是啊…”四十岁以上的纷纷,缅怀
:“太祖爷时确实没有贪官污吏,税赋也轻得多,日
比现在好过多了。”
粮长们恨不得钻到地里,哪还有脸见人?
“但这只是上不得台面小手段,还有真正的大招数呢!”魏知县沉声:“《大诰》上说,朝廷和地方相勾结,官吏和粮长、里正相勾结,在黄册上捣鬼,已达到‘多收少解’的目地!比如洪武十八年的浙西秋粮,应该是四百五十五万石,但只解赴太仓两百多万石,其余的两百五十五石,就被他们私分了!”
谁知这群生员胆大包天,竟包围了大老爷,迫使他不得不先召回手下,并行审查。
此言一,百姓大哗,杀了三万多人啊,那还不把全国的官吏和粮长杀光了?
“就是杀光了,才一扫蒙元遗毒,遏制了贪污**,让国家政治清明,国力蒸蒸日上,年纪稍大的,应该都有
会!”魏知县悠然神往,一副恨不得‘再来一次’的表情
。
“需尽上报,本县也会行文提学,对公然违反祖制的生员严惩不贷!”魏知县沉声
:“并非本县不仁,实乃祖制难违,且这帮人也罪有应得!就算没有祖制,本县也要治他们的罪!”
“韩教谕,那日到衙门告状的十三名生员,你置了么?”当着阖县百姓的面,魏知县沉声问
。
蒋县丞又用白话为百姓讲解:“太祖圣训规定,对国家大事,士、农、工、商都可以提
意见,唯独在校生员不许。只要提一句意见,以违反祖制论,开除治罪。如果是关系到生员切
的事情,允许其家人报告。若是事不
己,却
衙门的,以行止有亏革退。如果胆敢聚众公堂,咆哮官长的,为首者问罪发
,其余人尽革为民!”
“‘郭桓案’是个什么样的案呢,为什么会让太祖皇帝痛下决心,编写《大诰》呢?诸位听我细细
来。”魏知县的目光扫过人群,在几名粮长
上稍稍停留,方
:
“他们是如何贪污了这么多钱粮?”也有人好奇问。
但另一方面,因为原因,官府已经不再宣讲《大诰》好几年了,百姓们又
到有些陌生。而且考个秀才多难啊,只是替老百姓说了几句公
话,就要革掉人家的功名,这不是在打击报复么?
“这是一起规模大的贪污窝案,大明朝上至
侍郎郭桓,下至小小粮长,沆瀣一气,朋比为
,合谋搜刮百姓钱财,贪污朝廷税赋!”八字墙有回音功能,使魏知县的声音振聋发聩:
魏知县没说完,百姓再次喧哗,因为这些捞钱的名目,现在又复活了!
对于生员们的作为,老百姓是众说纷纭,有人觉着他们太无法无天了,竟不把县老爷放在里。但更多的人还是站在他们这边,毕竟生员们打着‘解黎民倒悬’的旗号,在大家看来,是替老百姓说话的…
这下连老百姓也听懂了,大老爷果然开始发飙了,这第一刀便砍向了那些告状的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