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零六九章回家(2/2)

“很好,魏知县少年老成,可谓能吏。”齐台看看另两位“我对永丰仓的情况很满意。”

“是啊,”杜有同:“让这场大风害得,各县估计粮都短缺,肯定不放粮的。”

这对一般的县来说问题不大,但对富度依赖买粮的县来说,粮价上涨肯定是别的县的几倍,而且依然会现短缺的局面。为了避免粮荒发生,王贤和魏知县商量着,从远购粮以补不足。

“那倒不必。”王贤:“我是为了避免本县现粮荒。”

“魏知县,所存库粮为何远超限额?”孙台冷着脸:“全天下的粮库里,你这是独一份吧。”

“唔,有这传统么?”齐台奇怪:“本官怎么没听说过?”

“都是恩公的功劳。”杜腾诚心诚意:“今后恩公但有差遣,腾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下官也一样看法。”那分守:“一般知县对常平仓的态度是保仓。其实能把保仓好,就已是很不错的了。但魏知县追求的却是盈仓,可见魏知县之实心任事。”

“不用你赴汤蹈火。”王贤正:“一是把永丰仓看好,二是知会那些粮商,让他们赶去长沙运粮,有多少买多少。”过年时,周洋给王贤拜年,提过已经和长沙的粮商建立联系,随时都可以买粮了。

“看看别再说吧!”孙台却闷声:“灾民们住的地方都准备好了么?”

“让他们三个千万把这个差事办好。”王贤吩咐:“受用无穷、功德无量,这好事千载难逢。”

“回禀台,因为富的耕地稀少,百姓大都不,全靠购买。”魏知县解释:“一钓现粮荒,富百姓就面临断粮的危险,故而本县不得不多贮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向钱庄、向盐商借贷,能借多少借多少,县里可以作保,”王贤沉声:“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次就能全赚回来,我要不是在衙门,肯定砸锅卖铁也要去贩粮。”

见众大人离开,杜腾赶对王贤施礼:“恩公,你是我全家的救命恩人啊。”原先虽然被王贤整得服服帖帖,杜腾却不能不产生怨怼,但这下只剩下满满的激了。

“请。”三位台结束了对粮仓的检查,跟随魏知县离开永丰仓。

“恩公的意思我明白了,多谢恩公指。”杜腾重重:“将来真赚了钱,绝对少不了恩公的一份。”

多,让人怎么找麻烦?

“基本就绪了,”魏知县答:“请诸位大人随下官来。”

“是。”杜腾恭声应

“杜大人此番了大彩,升指日可待,实在可喜可贺。”王贤淡淡笑

“不错。”齐:“只有常平仓充盈起来,一旦这样的逢上灾年,方可确保赈灾之急用。”

“可是他们都没钱了。”杜腾苦笑:“钱全都买了粮,赔给官府了。”

“这是县老爷新立的规矩…”杜腾小声:“之前也是没有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