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64章科技部(2/3)

在先秦诸百家之中,相对的说,墨家则是比较重视科学和技术,而且同时墨家还对古代的逻辑学方面的发展有所建树。但是墨家的这许多建树,其目的也并不是为了自然奥秘的探索和对各技术的研究。它们乃是为了贯彻墨家的政治主张——“尚贤”、“上同”“节用”、“节丧”“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兼”、“非攻”等五组、十大主张(“十事”)来服务的。而且墨家并没有像儒家和家那样得到持续的发展,秦汉以后几乎成为“绝学”,在社会上也较

当然,秋战国时期,诸家蜂起,百家争鸣,名家辩学很是发达。这争鸣对学术的发展(包括科学技术在内)是有利的。在其后的华国历史程中,也是如此。

第四,战国以后的华国社会,儒家一直于统治者的地位。统治者心里也明白,在治理国家方面,单单只是一味的追求思想意识、德也还是不够的,也还有必要解决国计民生的问题。这也就是儒家传统思想中“经世致用”的思想。而“经世致用”思想的提倡,又在于是为了统治者“长治久安”状态的维护。这一思想并不能形成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大推动。虽然如此,但它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终归还是有好的。但是单单是依靠“经世致用”的思想来发展科学技术,那恐怕还是远远不够的。

再次,儒家认为“玩丧志”、“君”,鼓励君要追求“大学之”,有“形而上者谓之,形而下者谓之”等说法。家也说:“常无为而无不为”、“万莫不尊‘’而贵‘德’”等等。他们所追求的“”,大都属于神境界、德的范畴。

其次,在诸百家的显学之中,特别是儒、两家,不仅缺乏关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研究,而且可以说他们对此都是持比较反对态度的。儒家把它们看成是“奇技巧”,认为纣之所以失天下就是因为他“作奇技巧以悦妇人”,还说“作****、异服、奇技、奇,杀”,并认为“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御、医、卜及百工。凡执技以事上者,不二事、不移官,乡不与士齿”由此可见科技工作者的地位是很卑贱的,而且不时还有被杀的危险。而家则认为:“人多利,国家兹昏;人多技巧,奇兹起”;“常使民无知无”;“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古之善为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首先儒家讲的“六艺”,家讲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法自然”等,虽然他们都谈到了“天人关系”,但他们大都是要人们顺从天意,很少要求人们应该对天、地、自然界的实质行科学意义上的研究。实际上,也可以说先秦诸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关心都是比较缺乏的。虽然在《孟》那里可以看到“苟求其故,虽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之类的话,但是《孟》思想的中心并不是提倡人们应该利用“苟求其故”的神去行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孟》思想的中心还是讲究“善”、“恶”的理学说,以及讲究“王”、“霸”、“民为贵”等等政治思想,探讨人们应该如何修、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理。

中华文明史讲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同时,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思想等等都在快速的发展。社会思想方面现了诸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学说争论的重心,乃是社会秩序如何变革以及德观、理观、价值观等等如何规范。在诸百家思想当中,涉及到与科学技术有关的内容则不是很多,例如对后世曾经有长期影响的儒、两大家,他们的思想并不很重视科学和技术。相反,我们却可以说他们大都是轻视甚至可以说是反对科学技术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