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五章 谁挣谁的钱?
只要踏进邮市的大门,赵启明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忘记了所有的事情,注意力全集中在了邮票上面,尤其是当手里的邮票变成钱的时候,那zhongmei妙的心情,简直无法形容。 今天是星期六,到邮市的人比往常多,一个三十来平米的房间摆了十来张桌子,挤了不少邮票爱好者,每个票爷的都围了五六个人。一个大嗓门在里面嚷嚷:“这tao票18块,不能再少了…”赵启明扫yan看了看,说话的是刚入行没多久的“黄大牙” 近半年邮市越来越火,jiao易所里多了几个生面孔,这个黄大牙不知是从哪冒chu来的,个子不高嗓门却很大,满嘴的大黄牙,还有点口臭,尤其是zuo生意经常不an规矩来,惹得行里的人提起他就直摇tou。 站在门口的刘光伟首先看到了赵启明,跟他打了个招呼:“哈哈,小赵来了呀!”他脸上笑着,可yan睛却盯着他手里拿着的那个邮册。此人三十chutou,是造纸厂的工人,dai着副yan镜,生意zuo的很jing1明,据说近来常往上海邮市跑,对那边的行情很了解,是这里jing1明到家的高手之一。 他说着把自己的三本邮册从观赏者的手里拿了回来,跟周围的人解释dao:“不好意思,有朋友来了。”不知dao从什么时候起,赵启明这个高中生时常会带一些票到邮市卖,没人知dao他是从哪弄来的,只是这里的人都不会怠慢他。万一这次他带了好东西来,要是让别人抢在前面整本收了,损失可不小。 赵启明也冲他打了个招呼:“刘大哥好呀,今天生意怎么样?”他迎了上去,伸手从刘光伟夹着的三个邮册中chou过最大的一本,翻了起来。他虽然打算把手里的这些邮票chu手,但是并不着急,先探探行市的经验他还是有的。 刘光伟笑dao:“还能怎么样,最近没收到什么好邮票,都是以前的存货。你手里有什么?拿来瞧瞧?” 说着,他把赵启明腋下夹着的小邮册拿在手里,仔细看了起来。 邮册的前几页没什么值钱货,都是八五到八七年发行的邮票:hua灯、郑和下西洋、木兰、朱德诞辰一百周年、猛禽、风筝等,市面上常见的大路货,品相虽然都不错,但每tao最多只值几块、十几块钱。 可翻到最后一页,刘光伟的yan神变了,瞳孔骤然缩小,他看到了一tao七六年发行的《工农兵上大学》和七八年的《学雷锋》,以及一tao八零年的《白暨豚》。这都是每tao价值在百元左右的邮票。急切的心情让他来不及细看这几tao票的品相,直接向后翻了过去,最后这一面更让他吃惊了,是一tao《齐白石》。 刘光伟抬yan看了看赵启明,他还在一页页慢慢翻着自己的邮册,似乎并不在意。 “东西不错呀,我看看品相吧!”刘光伟低声说了一句,声音刚好让赵启明一个人听得见。 “行!”赵启明shuang快的答应了,跟着对方走到墙角的一张桌前,刘光伟把那tao《齐白石》取了chu来,平铺在桌面上,从口袋里掏chu邮票专用的小镊子,先将整tao邮票面值最高的最后六枚从透明的护邮袋里小心翼翼地取了chu来,仔仔细细的观看。 这六枚的面值没多少,以齐白石的画作为名,分别是:藤萝30分、juhua40分、虾50分、荔枝55分、白菜蘑菇60分和桃70分。 这tao《齐白石》虽然发行的时间是一九八零年,离现在并不算久远,但由于齐白石的名气很大,而邮票全tao总共有十六枚,数量之多是建国后发行的邮票里少有的,极ju收藏价值。前十枚的发行量为2000万~500万枚,相对比较多,主要用于日常寄信,并不算什么,而后六枚的发行量只有200万,因此整tao的邮票在本地的市面上已经是很少见了。 刘光伟用了十分钟才看完这六枚,品相算是很好,除了其中一枚背后有针尖大小的一点油墨之外,基本上没有问题。他接着又一枚枚验看剩余的十枚,最后将它们一一装回护邮袋,合上邮册点了点tou。 “这tao我要了,多少钱?”他捻了捻有点shirun的手指,刚才用小镊子看邮票,手指tou都niechu汗来了。 旁边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凡是没生意的票爷都围了过来,yan力好的都看chu这tao票的品相不错,但东西在刘光伟手里,谁也没cha嘴。 “一tao不卖,要买就全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