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八十四章康王府在行动(1/3)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三百八十四章 康王府在行动

康王府一众旧仆报复的招数其实很简单。

康城是天下第二大港,仅次于归海,虽然地chu1偏西,但它的西面与南面有一大片产粮区,周围又有许多富庶的城市,与此同时,西边的山区里有两个大盐井和几chu1铁矿,丘陵地带则盛产各zhong药材,每年不知有多少船只满载粮食、布料、药材、铁qi与食盐等货wu,路经康城,送往东江中下游的城镇,其中一bu分还会在归海积存,转运往北方。

康城曾经是康王府的藩地,经济命脉几乎都掌握在王府中人的手里,虽然现在很多王府的产业都已经转入地下,但影响力犹存。康城知府就是因为这一点,才对他们一再纵容的。可以说,这些人的底气,不仅仅在于钱财,还包括了人脉与进货销货的渠dao。被申屠刚领着的一帮郑王府打手掳走了数百万两银钱,固然是能让他们伤jin动骨,但zuo生意,更多的是依靠诚信与名声。再有钱的商家,若不讲诚信,顾客也未必会买账;而一时资金周转不灵的店铺,却有可能凭借着老板或掌柜的个人信用,赊账取货,并顺利将货wu销售chu去,让店铺起死回生。

对于康王府的旧仆来说,他们yan下所面临的境况就是:钱被抢走了,又被官府盯上,即便能将生意重新zuo起来,若将来被朝廷定了造反的罪名,便连xing命都保不住,那还hua这么多心思干什么?与其ding着ju大亏空,劳心劳力,倒不如先把店给关了,多想想自己今后何去何从还好。

等他们想不chu为自己脱罪的办法,终于决心要报复的时候,各方面的条件都是现成的。在东江与太平江上营运的船行他们都熟,甚至有一bu分船行的价钱是他们zuo主定的;zuo粮食生意的商家也都跟他们jiao情不浅——若是jiao情浅,那商家也没法在康城zuo生意了;zuo铁qi的商家,当初更是靠他们才把生意撑起来的,还有盐商们也是,要知dao盐铁这两样东西一向是朝廷官营的,不许民间私自贩卖,也就只有藩王这样shen份的贵人,才敢伸手分一杯羹了。若没有康王撑腰,那些商家也没胆子发这个财。

于是,就在郑王的军队被挡在锦江以南、战况僵持的时候,原本源源不断被运往东江中下游的装有粮食、食盐、铁qi、布料等货wu的船只,还未到达归海城所设定的封锁线,便先在康城被截住了。青州与锦南两地的粮食与食盐供应很快就开始收jin。郑王为了积攒粮草,早就在这两地搜刮过,民间的盐粮存量本来就有所不足,yan下更是雪上加霜。不过因为郑王起兵前积攒了不少wu资,他手下的军队暂时还未受到影响。

但这zhong情况也只是暂时的,倘若战事持续僵持,而郑王的军队又长时间无法占领更多的城池,无论是粮草、食盐、衣料还是铁qi,都迟早有用尽的时候。

康王府的人就等着他wu资用尽的那一日,因此更加卖力地拦下运送粮食铁qi的船只,并且运用他们在康城商界的名望,半bi1着那些货wu的主人将东西卖给他们。于是他们名下的货仓越堆越满,但他们却一粒米、一粒盐都不肯往外tou卖,宁可让康城下游的百姓陪着他们一起遭殃,也不愿意便宜了郑王。甚至连康城本地的粮店,也被他们bi1着不zuo外地生意,以防被青州锦南的人钻了空子。

这时候已经是正月中旬了。本应huan乐喜庆的新年,不知不觉地笼罩上了一片yin影。虽然百姓家中都还有粮有盐,生活未受影响,但传闻却已经在城中发散开来。人人都担心自家过完年后便要断粮,也有人忧虑开chun时无足够的粮zhong下zhong,会误了农时,一时间人心惶惶,连hua灯会也都比往年冷清了许多。

柳东行与胡金全等人早就留意到了康王府等人所为,只是刚开始时,想着给郑王添点麻烦也好,并未多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