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四十八章陈年旧事(2/3)

看到柳东行郁郁的模样,她便笑:“你怎么了?难还为那天几位长辈对我不满的事而生气?我是正主儿,都不恼了,你还替我生什么气呀?行啦,赶兴起来吧”

柳东行叹了气,有些兴趣缺缺:“他们能对你和气些,确实是好事。”

事,遇事也有个商量的人呢。四叔从来只听长房之命行事,对我一向不屑一顾,没想到也会有今天。”

文怡想了想:“要我说,如果真的要从族里选人帮手,倒不如找三叔家的孩。一来,四老太爷从前对你也算是有恩情,二来,三叔的实诚,三婶虽有些清,但为人是不坏的,他们教来的儿,至少人品信得过。相公在外为官,不比在家里,边的帮手,伶俐反在其次,要的是可靠”

文怡正:“那是因为他们不清楚我的为人,只从二婶的情推断,误会我也是那样的,才会对我有偏见罢了。咱们回来大半个月了,刚开始时如何?如今又如何?四老太爷可曾再骂过我了?方才在二婶那里,三婶还帮我说话呢。”

虽然仍有不足之,但文怡已经很满意了。她并没打算太过委屈自己去结这家长辈。只是柳东行从小就难得受到族人的关怀,即便心里有怨,对这几位长辈也仍旧难以割舍的。既如此,她也乐得个大方贴的好妻

柳东行笑了:“不论是四爷爷,还是三叔三婶,从前待你都没有好脸,难得你还想着他们的好。”

柳东行抬看她,笑了笑,握住她的手,低亲了亲手背:“好娘,你不恼,我也不恼了。我只是怕你受委屈罢了。”

柳四太爷对文怡的态度确实是有了好转,但最初也不过是不理不睬罢了,没有好脸,但也不再要求柳东行另外娶妻了。相比之下,他的儿、媳妇、孙孙女对文怡则要和气几分。

文怡微微红了脸,再次将挨上他的肩窝,轻声:“说正经的,族里的人,要不就不带,要带,那就一定要挑个可靠的人不但本人可靠,连家里也得是站在你这边的才是。不然,我们去了康南,人生地不熟的,肩任太殿下所托的重任已是不易了,哪里还有心力去小心边的人?我方才也跟几位婶娘说过了,愿意把孩给我们的,那就把人送过来,若是心有顾虑,我们也不求。说白了,这是你为长兄想为族人尽一心力,拉弟弟们一把,但你又不是族长,何必着族人上呢?吃力不讨好,若是弟弟们去了康城,自己不学好,到来还要怪你耽误了他们。”



“没什么奇怪的。”柳东行轻描淡写地“满族里多的是听话乖巧的小兄弟,我要找人帮着跑,何必找四叔?二叔不知,族里却是早有传闻的,四叔帮长房打理族务这些年,从中不知谋了多少好,如今家里也是金山银山的,只不过外不显罢了。若是我带上他,岂不是让他在财势之外再添了权势?万一在外麻烦来,他是长辈,我不好骂他,还要帮他收拾残局,何苦来?只不过我没有明着回绝,只说武职不比文职,未上任前不知底细,不好多带人罢了。”

前不久文怡刚刚托人给容双寻了一门亲事,就是柳三太太的远房表侄,家住城外一还算富庶的庄,说来也巧,也是个教书先生,虽然没有功名,但与容双却真正称得上门当对。他也是容貌端正、情稳重之人,年纪不过二十,先前订过一门亲事,但因为父母先后亡故,要守孝,为了不耽误女方期便退了亲。为恒安人,他对容氏太夫人的贤名是早有耳闻的,对这门亲事也十分满意,已经换过庚帖,但还未定下婚期。

这门婚事订了以后,柳三太太对文怡的态度才真正有了改变,甚至愿意在公公面前为文怡说几句好话了。随着文怡许诺为容双置办的嫁妆日渐齐备,并且第一时间送到了柳四太爷家,柳四太爷对文怡总算会偶尔个几不可察的微笑。

文怡有些吃惊:“你没答应?怪不得,我觉得四婶今日象是在帮我,又象是对我有些不满,我正觉得奇怪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