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零六章有商有量(2/3)

文怡:“我与大哥哥见得不多,倒是听过他不少传言,族人都夸他品学兼优,为人行事也平和,瞧着倒不象是假的。盛名之下无虚士,他既然能叫葛家看得上,自有他过人。”她与葛氏接过几回,对葛家的门风家教十分有信心,知文贤与葛氏夫妻恩,自然也觉得文贤不坏了。

柳东行笑:“我瞧他也不过是稍稍试探一下罢了,若你果真把这件事告诉太妃了,自然是意外之喜,若你不去,他也会找别的路。他在京城为官多年,人又不傻,不可能真的除了我二叔之外,便再无别的人脉了。我二叔从前确实颇受圣上信,但也不过是到礼尚书位上而已,能把你大伯父到京城来个六郎中,已经极限

“也没什么,不过是几句怨言。”柳东行笑了笑“你大伯父真的是受了我二叔的牵连,虽然他还在侍郎位上坐着,但上司不待见他,里也有不少下属不服他,还有御史一时半会儿搬不到二叔,便把主意打到他上来,还将十几年前的旧账都翻来了,不定什么时候,这把火就要烧到他上了。他说自己在外人面前都是一派虚心受教的,只是当着自家人的面,忍不住吐一吐苦。旧年的账目确实是有问题,但那会儿他还不是礼侍郎呢,只是一介小郎中,没法不听从上司的意思行事,偏偏他的旧上司又已死了,许多礼旧人都离开了,无人能替他证明。本来嘛,圣上其实是知情的,因此多年来也没追究当年的事,无奈这会圣上病了,不好拿这小事去烦他,而代理朝政的太殿下又对当年的事毫不知情,因此才会误信他们的谗言云云…”他抬朝文怡眨了眨“他还叫我评评理呢,说他实在是冤枉,若有人能把实情告诉太殿下就好了。”

“也许是为人女的不好直言相劝?”文怡对文贤兴趣并不大,在她的记忆中,长房至少还有好几年太平日过呢,倒是东行话里的另一件事引起了她的兴趣“你说大伯父跟你们说了些话,都说了什么?”

文怡听得有些糊涂:“他这话…是在暗示我们?”她只觉得诧异万分“他是打算让你跟我说这件事,然后我去跟太妃说?”她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柳东行:“他为人确实不坏,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他比你大伯父还要明白些,你大伯父跟我们说话时,他便有几次无奈的神情来。只是他既有自己的想法,却不去劝服亲长,又有何用呢?”

文怡古怪的看了他一。若说柳蒋两家的远亲因为太过疏远而未受邀,那李家岂不是更远?严格说来,李家是六房的远亲,跟长房可拉不上关系。若李冬瑞不是有个禁军统领的父亲,恐怕还没这个面吧?她低想了想,问:“你们都在一坐着吃酒说话么?大伯父可有跟大表哥与瑞哥儿说什么?”

文怡听得目瞪呆,不由得笑:“大表哥倒罢了,他原是个心思剔透的人,但李家表弟…兴许是歪打正着?”

听到她这话,柳东行笑得更了:“这个你倒不必担心,聂舅爷行事,越发叫人挑不错来了。他今儿特地备了礼,早早送上门,在外书房里与贤哥儿和我们一喝茶聊天,谈了半个时辰的四书五经,再请了几位平来叙一叙旧日情谊,便有小厮来报说,翰林院有差事寻他回去,他就告辞了,连饭也没吃。至于李家少爷,上门后原也安安份份地,寒暄了几句客话,只是才乖了半盏茶的功夫,便坐不住了,几句话撩拨得安弟跟他一块儿跑了,说是去比箭,直到吃饭时才来,吃过饭,又说早就约好了要去看李家收藏的古剑,两人又跑了。直到我告辞,还不曾回来呢。”

柳东行笑笑:“谁知呢?看他那张脸,总让人觉得是故意的。我瞧你大伯父脸有些勉,似乎对安弟还有几分气恼,怪他不该跟着李家少爷胡闹,只是碍着众人的面,不好直说。二叔他们倒没觉得什么,只是拉着我说话,你大表哥也时不时问我在北望城的经历。我觉得他倒还有些见识,不是那起一味扬文抑武的书生。”

正经远亲,并未受邀前来,也许是觉得太远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