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零五章大打太极(2/2)

文怡面带微笑,中虚应着,过了一会儿,蒋氏与葛氏回来了,本来要继续吃酒赏的,文怡悄悄与卢老夫人商量几句,便笑说:“祖母也累了,兴许是方才吃酒吃得急,有些,我们还是尽早回去吧。”

他们离开了一炷香的功夫,于老夫人方才醒了酒,听说了消息,顿时黑了脸,却也无可奈何。(。如果您喜作品,迎您来起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段氏讪讪地笑了笑,:“我也不过是这么一说,贤哥儿固然是前程大好,但行哥儿也不错呀。我听说这一回北征大战,就有好些年轻小将崭角呢,外人都说,这些小将就是日后朝廷的栋梁之材了”

她这样直说,文怡倒不好明着回绝了,便笑:“我明白了,二伯母放心,我会留意的,有了消息,一定派人给您送信。”只是打听消息,倒也没什么要

蒋氏忙:“这么早就要走?既然六婶娘觉得,不如在这里歇一歇吧?”

她是长辈,发了话,蒋氏也不好多说什么。段氏方才心愿得偿,也不愿意得罪了六房,便在一旁闭不言。文怡很快就扶着祖母离开了,而且因为顾虑到于老夫人“上不好”“不敢打搅”连告辞都没去。

卢老夫人笑着摆摆手:“不妨事,不过是吃多了而已,风就好了。我们还是回去吧,替我向你婆婆赔个不是。”

人夸他呢。若换了走文举路的后生,有几个年纪轻轻便能官拜五品?你大哥自小聪明,才学过人,年纪又大了几岁,还只是个七品编修,将来还不知要在翰林院熬上几年呢”

。。

文怡忽然明白了几分。若说于老夫人与顾大老爷有心将文雅许给黄参将之侄,或是退而求其次的年轻小将,那么顾二老爷与段氏未必就没有这个想法。他们也有一个庶女,年纪更合适,已经是婚龄了,虽然生母份比不得文雅的生母,好歹也有个嫁学士府的官厚爵他们攀不起,但寒门的小将却是极好的联姻对象。文娟论份也是士家的千金,嫁个低品级的武官,并不辱没了人家。

文怡笑笑:“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二伯母也知,那日一整天我都蒙着盖呢,哪里知都有谁来了。”

文怡悄悄看了文娟一,后者正百无聊赖地一手拿筷戳着盘里的糕,一手托着下转呀转地四张望,一派天真。她不由得暗叹一声,回对段氏笑:“二伯母谬赞了,只望承您吉言。”便不再说什么。

文怡笑:“二伯母忘了?去年民时,带兵来剿匪的傅将军就是打过仗的,还有那位随东平王世到咱们顾庄来的罗校尉也在北望城历练过,再往近的说,我们家相公可不就是打过仗的么?只不过他这个将军太年轻了些,跟那些宿年的大将不能比。”

于是她笑了笑,回答:“话不能这么说。相公的前程,可是拿命拼的,虽然年轻,也是因为恰好遇上了大战的缘故,因缘际会。大哥哥却不同,他是稳打稳扎走科举的正途,在翰林院品级虽不,日后却大有前程。不是有一说法,非翰林不得中枢么?翰林院里的都是储相呢,便是年轻时熬得几年,又有什么要?”

段氏一窒,稳了稳心神,又继续问:“我就是有些好奇,听人说,那几位小将军都是年青有为呢,只不知都是哪家的,姓甚名谁?我们家在南边,见的读书人倒多,打过仗的将军还真没怎么见识过呢。”

段氏却觉得不大满足,继续笑问:“我听说上回你跟行哥儿成亲时,与行哥儿了同来迎亲的就有好几位武将,大多数人都年轻的,不知可都是这次大战里立了功的英雄?”

卢老夫人微微一笑,转去赏了,文怡则迅速扫视席上一,发现在场的人里除了自家祖母与文雅之外,全都是二伯父这一边的,文雅又是庶,与嫡的兄素来不睦,怪不得二伯母敢说这样的话呢。只是周围侍候的丫,未必就没有蒋氏的耳目。

传信到前院书房,正巧,柳东行也吃完席,推说上还有伤,不肯多喝,告辞了来,一家三仍旧坐着车,离开了侍郎府。

文怡在那里左牵右绕,就是不肯顺着段氏的意思往下说,后者不由得略沉了脸,:“说得也是,我怎么把他们忘了…”轻咳两声,默默执杯轻抿一酒,想了想,决定开门见山,便压低了声音,凑近文怡:“九丫,行哥儿认得的年轻武官多,若你方便的话,能不能帮二伯母打听打听,看有哪一位小将军人品好,家世清白,又尚未娶妻的。你也知你十妹妹年纪不小了…”

段氏却很满意了,慈地看了文娟一,笑:“你们妹俩素来亲厚,你可要多费心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