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九十三章秋来风雨(2/3)

文怡忙:“大伯母似乎十分着急,这是为什么呢?若是为了六…不瞒您说,侄女儿有些担心,六在京里这么多年,为着郑家小的缘故,跟不少人家的千金结过怨,侄女儿要请的那几家小,有多一半是与六合不来的。六便是去了,也讨不了好,到时候难受的岂不是六自己?”

说他在锦南为女儿看了一门不错的亲事,需得接了女儿过去相看,因此派人来接。有了这个理由,无论是蒋氏还是侍郎府,都没起半疑心,顺利的放了蒋瑶回家收拾行李。

事情定下来后,文怡又见了蒋瑶两回,不知是不是错觉,她总觉得蒋瑶的手腕越发净利落了,而且行事周密,若不是她知内情,还当蒋瑶是真的要南下探亲,并且相看人家呢,连的新衣,采买的首饰,都似模似样。

蒋瑶两天前就离开了,罗明则是昨日发,下想必已经快到东平了吧?

文怡有心要向别人打听,但她能求助的人家,不过李、阮、龙、查等几家小而已,上官将军家里,却是除却年节走礼,便再无私了。况且这些都不是寻常人家,除了李家她不必顾虑太多外,其他的人家,她还真不敢随意开

文怡一转,故意叹了气:“大伯母,侄女儿何尝不想早些请客呢?只是一来,这天气确实不好,二来嘛,下北疆战局未定,那几人家,都有亲人好友在北疆征战的,哪里有心情玩乐?因此侄女儿只稍稍去信试探了一下,看她们的回音,似乎都是兴趣缺缺。因此侄女儿想着,若是等到北疆大捷喜讯传来,朝廷要班师的时候,再提这件事。”

文怡有几分心虚,赔笑:“怎么会呢?大伯母最是慈不过的了,瑶也常这么跟我说呢。况且蒋大人急着见女儿,大伯母也是为了瑶着想。”

蒋瑶与通政司合得如此天衣无,着实叫文怡暗暗吃了一惊。

蒋氏顿足:“等到那时就晚了北疆大捷,大军班师,满京城的人家都要请客,那些小们哪里还有空理会你?”

为了这个理由,蒋氏甚至还送了侄女一面的首饰与几匹上好衣料,并且面授机宜,嘱咐了她半日规矩,最后还派了两个婆随行。只是不巧,这两个婆,一个素来明能的,才到蒋家半日,就跟蒋家的婆吵翻了,闹得要蒋氏亲自置,因此不得不灰溜溜地回了侍郎府;另一个老实的倒是平平安安地留了下来,也不知通政司派来的婆是怎么的,就把她收拾得服服帖帖,只当是舅老爷在任上收了许多能的家人,半疑心都没起。

蒋氏这次过来,既是来抱怨,也是来诉苦的:“好好的,瑶丫被她老叫了去,你先前说要请客的事也耽误下来了,家里人都在着急呢,背地里抱怨我,也不留瑶丫多住两日就走了,知的,明白我是担心侄女的前程,不知的,还当我是存心把孩早早赶走呢。”

就在文怡一边从李家那里艰难地打听北疆的最新战报,一边料理家务、照顾祖母之际,蒋氏又一次上门来了。

文怡叹了气,罗明素来消息灵通,他不在京城,她想要打听北疆的消息,就只能靠罗四太太了,但罗四太太只能从罗四老爷的家信那里探得只字片语,远不如罗明清楚。从前她只以为罗明是从罗家商队里得的消息,如今才知,那分明是走的通政司的路罗明一走,这条路自然是断了。

蒋氏圈一红,哽咽:“九丫,你的话我何尝不知?只是…你六如今只能关在家里,整日敲经念佛,哪里还象个千金小的模样?若是再不际走动,外人用不了多久就会忘记她了,那还有谁家会来提亲呢?她跟别家小见面,固然会受委屈,但她从前在京城也有些名,只要有人提起,说不得便有好人家能想起她来。

蒋氏叹了气,又睁大了问文怡:“她虽走了,你未必就请不得客。如今天气也凉快了,虽说有雨,只得雨歇了,请客赏秋正当宜你若是不知要怎么,只跟大伯母说。大伯母虽不清楚你们年轻女孩儿的喜好,却也见识过些世面,大约还能替你主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