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六十一章王府把柄(2/3)

杜渊如摇摇:“我明白你心中怨忿,何况你我本是好友,不妨事。”

杜渊如端坐着沉思良久,一声不吭,但神情却越来越肃穆。

文怡见状有些不安,她只是想把真相在太妃面前报备,以防礼在柳二叔的私心指示下,故意无视了容氏太夫人的存在,将赏赐归到姚氏太夫人上。若真到了那一步,她就算是得罪皇家,也不能接旨,不然柳东行回来了,她要如何见他?

文怡激地看着她,起下拜:“多谢殿下”

文怡心中恼怒,好不容易方才保持面上的冷静:“怎会这样?族里那位婶娘昨儿还说起,为着明年太婆婆六十冥寿,族里有意要办一场法事,写信到京中相询,我家相公在临行前已经许诺说会回乡参加的,但柳尚书夫妻却断然拒绝了族人的好意。哪怕那位婶娘当面质问柳夫人,她也只是不肯。怎的太婆婆的冥寿办不得,姚氏太夫人的祭日,东平王妃倒要上七七四十九天的法事?要知,东平王妃也是记在我家太婆婆名下呢既借了太婆婆的名,有了份,怎么也该心存孝敬才是在族谱里,姚氏太夫人不过是他们的继母,我家太婆婆,才是他们的母亲”她说完这番话,方才发现自己的气有些太冲了,忙低歉:“我失礼了,真对不住。”

文怡,又解释:“我原本也不知这一,但昨日前去尚书府请安,正巧遇上族里的一位婶娘,是她透风。我见事关重大,有心要探听明白,只是相公不在家,我又不知那位婶娘在京中暂居之所,因此只得送了信给相公的一位知好友。说来倒巧,他对此事略知一二。”她昨天派舒平前去罗家打听北疆军情时,写了一封信,就在信末问到了这件事。虽然事关柳家秘闻,但柳东行一脉从来没有瞒人的意思,她也就没有了顾忌。罗明早就听柳东行提过这件事,便另写了一封信来阐明,她也是过后方才收到的,正好帮上了大忙。

杜渊如忙将她扶住,微笑着压低了声音:“这一回的圣旨是明旨发下的,因你家中只有你一个主人在,因此接旨的人便只有你。这个消息传去,京中人等自然就知你的份量了,更不会有人公然无视圣意,对你行威迫害之事,不论是宗室弟,还是宗室女眷、门外戚…”

文怡小心地探问:“殿下,可是有什么不妥之?”

文怡心中激,略冷静了些,重新笑:“叫殿下见笑了,夫家长辈的一陈年往事,说来也没什么光彩。我只是担心礼的大人们会因为一时疏忽大意,在旨意中写错了我家相公的祖父、祖母份,因此才想着在殿下面前多一句嘴罢了,还请殿下勿怪。”

可如今看太妃的神,似乎此事关系到什么重大事件了。

杜渊如醒过神来,淡笑:“没什么。”顿了顿,嘴角一个略带讽刺的微笑“只是想起…前些日,圣上本有意让东平王一家返回藩地,正巧有人在太后娘娘面前言,说起东平王妃孝顺,为了亡母一年一度的祭日,要在京城七七四十九天的法事,担心一旦离京,这法事便要断了。太后娘娘慈,便让东平王一家多留些时日。东平王爷念太后恩德,受王妃孝行启发,便决定亲自沐浴斋戒,往大护国寺为太后娘娘祈福祈足一百日,只是才祈了三天,便已经因为虚弱太过,过去了。太后娘娘心疼儿命他留在王府休养,还让王妃好好照顾他,同时…召了东平王世夫妻陪伴凤驾。太后娘娘在中接连多次称赞王爷孝顺,连皇后娘娘,也因王妃的法事是为了姚家女儿的,特地赐了厚赏呢。”

杜渊如微笑:“妹妹何必多虑?我早说了,不妨事,只当是在家中闲话家常。至于旨意的事…我中内眷,不好手政事,但我会转告太殿下,请殿下提醒礼的官员细察,莫要错了人,闹了笑话,连累朝廷失了脸面。”

文怡心下一顿,已然明了,太妃指的是前康王世朱景,还有那位郑大小,如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