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章越来越详细(2/2)

但李思平英语平一般,基本也就过去了,一次两次是巧合,三次四次也可能是巧合,如果一直都准确,还会是巧合么?

年幼的李思平不知这本书里提到的这些内容的重要意义,他只是从有这些字迹开始翻译,当作自己上课时无聊打发时间的游戏。

6月25日的时候,他在电视上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新闻,过了两天,他才看到6月25日的报纸,上面报着“江苏省沿江位自6月25日起全线超过警戒位”这让他惊呆不已。

让人昏昏睡。当一大段传记结束后,开始现诺查丹玛斯逐年的预言,并一一论述了,哪些预言说中了,哪些没有说中。时间一年年的向后推移,每一年的后面都有论述,从文字内容看,这是一个粉丝写的解说,并不是原著的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前三个字符是日期,第四、五、六字符是页数。第七、八是行数。第九、十是这一行第多少个字。至于是哪本书,这件事的人明显不想给自己添那么多麻烦,直接选择用这本书作为密码书本。

“1980年,中二,两医,慢德啦…”…“1989年,64,白林墙倒…”…“1991年,海湾…苏联解题”翻译来的结果大多晦涩难明,还有很多错字别字,如果不是一一对照历史,是本发现不了其实际内容的。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书中记载的事项和内容也多了起来,有的甚至确到日期,语言也不再模糊。

他真正认识到了自己手中这个东西的价值,是对5月19日市行情的预测,对两支票的最行了极其准确的预计。“5月19日,指大涨。”

除了仍有错别字外,内容已经比较清晰了,比如自己前段时间买的这支票,书里面明确记录了这支票的涨跌时间和准确价格。

如果不细看,完全会认为这是一条的印刷线,但仔细看,特别是用放大镜看,能明显看到书写的痕迹。字是标准的印刷,是什么人用印刷写字。

里面有些符号他没有翻译过来,在学了英语之后,他明白那些数字代表的是英语中的字母顺序,某些词汇用英语表述,说的明显是国外的事情。

“法国冠2:1意大利亚”…之前那些年里面提的国债啊、市啊什么的,他都没在意,但当他骤逢家变、背井离乡,钱变得比一切都重要的时候,他意识到了这份预言的价值。

但从1980年开始,书里的内容开始现变化,每一行字下面,都有一行蝇小楷,最开始翻开的时候,李思平以为是印刷错误,等到这时候仔细一看,才发现密密麻麻的竟然全是字符。这些数字每八位为一组,中间掺杂着英文字母。

“3月17日,人民比不贬。”“5月13日,印尼反话。”“6月25日,长江大。”“11月28日,化腾、张志东,圳。”

接下来他持续的关注着家里的报纸和电视,这异乎寻常的表现引来了继母唐曼青的注意,将这个情况告诉了他的父亲,但是当时父亲并没有当回事,一如既往的忽视了儿的变化。

“买亿安科技,情人节抛。”2000年后的记录更是详细:“买,3月28日抛。”

这本书从1980年开始,每一年的大事都略有涉及,多的十几个字,少的一两个字,涉及国内国外,无所不包,却又有所取舍,日期从年初到年尾,标记的很准确。

这是当年的事情,他很容易就从报纸上找到了3月17日的政府声明“人民币不贬值”随后是五月份的印尼反华,现在需要印证的,就是到6月25日,是否会有长江大了。

作为一个十岁的少年,当时的李思平并不理解这些内容实际的意义,真正引起他注意的,是他翻译到98年,也就是他所这个年份时发现的“巧合”

等到98年的十一月份,他费了很大的力气,在一份不起的小报上找到了化腾和张志东在圳成立腾讯公司的新闻。随后的99年,他先后印证了西雷亚尔贬值,曼联三冠王,科索沃撤军,第五人民币发行,大舜号海难…

书写这些预言的人明显是让能够读懂的人借助这本书发财,几乎每一年都标注了发财的途径,越往后,这样被标注得越详细。李思平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猜不到这个誊写暗码的人究竟是何目的,慢慢的理解下来,李思平开始明白,前面那些年的记录明显是提醒记录者不要死于非命,记载重大政治事件和自然灾害明显偏多,对经济涉及的极少。越往后面,除了对大的自然灾害和事故略有描写外,描写票、投资,房产的内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详细,开始倾向于发家致富。

而且还写的这么小?这一下就勾起了李思平的兴趣,他尝试着破解书里的内容,甚至租期到了都没有还回去。一个不喜学习的孩,有大把的时间这些无聊的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