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然,如果遇到昏君收回的话,也比较容易,就象宋徽宗一样,照样把一个花团簇簇的江山几年之间败完了。
现在这件事石坚交给大臣们去争了。我还有其他的事,让你们慢慢吵,反正出巡的事情也不急。
对于军事他没有再过问了,南方的事,十几万精兵,无数悍将,还有他与谋臣的精心策划,各种物资与新式武器,如果这一干人完成不了战略任务。也不用他们回来,石坚直接骑看马跑到南方去,从秋青开始,一个个印符收回,盔甲脱掉。回家种田吧。至于北方,他前世的史料变很少,现在得道的资料同样也不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能够给契丹带来多少麻烦就是多少麻烦。而且随着南方的战事结束,就是契丹没有内斗,石坚也未必将他们放在眼里。
至于官员改革,也到此结束。精减了许多人了,陆续地还有官员往坑里跳让他简。现在不能再刻意减下去,否则得不偿失。还有军队。裁减的也打算从厢军开始,可现在各地还有少量叛党在流窜。这事儿也必须等到明年。不能急,慢一点没有关系,得要稳妥。这是石坚从王安石变法中吸收的经验。
但在北方,他开始试验了王安石的水利法,但没有通过条例来实施。只是下达命令,让百姓兴修水利与道路。打得还是现在百姓已经荒废了秋收,那么不能全把他们养着的旗号。现在朝廷反正也是无偿地提供援助。不如让他们做一点小事吧。于是将北方的所有水利从夏末就开始兴修。不露山不露水,将水利带来的好处,让世人看。
其实这种方法也是石坚最赞成的改革方法。连一班老儒都不知道他做了一件大事。还有一个就是改良型的将兵法,就是各地驻军,开始大规模作战练,而不是象以前那样练单兵,也练不出特种兵。而且各将领带着士兵主动练。并且石坚请旨,因为现在战事未羊,几年外地的驻军将与兵不得善动。京城的禁军也因为重组,必须要刮练。反正石坚不提改革的事。
先做,做出来给你们到了好处,以后也成了一个惯例,到时候比强行命令,人们骚动来得好。
对于王安石的均输法、市易法,石坚根本不赞成,全变成国营企业了。前世的历史已经证明国营企业是多少落后,而中间只会养会无数的贪官。根本就不会达到目标。青苗法。已经有银行代替,但石坚可不会强行摊派,更多的现在银行比王安石的那种更人道。还不起我连要都不要,权当朝廷做善事用下去的钱。
水利法是好的,兴修水利,可没有那么简单,比如上游的县在治水利。而下游的县不治,那么上游的河水将会变深,对河岸形成危险。因此这需要各州县来协调。但也在注意民力,别要将老百姓累趴了,还不能误了生产,还得付钱,这样老百姓才不会有怨言。当真指望不识字的老百姓想到以后水利会让自己有多少多少好处,得来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