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二十二章太平血封万岁(2/3)

他们又唠了一会儿家常,杨秀清突然问:“你对魏征这个人如何评价?”胡以晃听了,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杨秀清笑了笑。说:“你倒是说呀!讲古论今吗,想说啥就说啥!”

,饮未减。”

正在这个时候,厅外一阵喧哗。侯谦芳急匆匆走来,向东王禀报:“东府文武求见九千岁。”“什么事情?”杨秀清问。“到时候你就知了。”说罢,向外面一招手,就见东殿尚书李文德、萧成顺,仆朝建忠、刘、阿贤,女官首领杨、欧等,男女文武二百多人,列队而。他们一个个穿朝服,整齐严肃,面向北方,垂手而立。

侯谦芳忙说:“何止是诰谕,这是圣旨呀!”胡以晃被无奈,不等侯谦芳说完,忙跪倒施礼:“谢万岁的恩赏。”东王:“这就对了,哈哈哈哈!”胡以晃又给杨秀清磕了三个,才告辞归府。

朝拜之后,杨秀清屏退众人,拉住胡以晃说:“老伙伴,你的意思怎么样?”胡以晃躬:“臣为万岁效劳!”杨秀清大笑:“哈哈哈哈,这才像魏征呢!不过,像这样大事,必须由天父天兄决定,凡人不得妄议。老兄诚心拥我为帝,朕心里有数就得了。”转脸又向侯谦芳吩咐:“给豫王准备十盒舒活血丹。再把心、两个姑娘送到豫王府。告诉她们,从今天起,她俩就是豫王的妾了。”“遵旨!”

“说得好!好极了!”杨秀清大笑不止,震得玻璃窗“哗哗”直响。他拉着胡以晃的手说:“我希望你也是魏征,当个识时务的俊杰!”胡以晃听罢,大吃一惊,刹那间,睁大睛,目不转睛地看着杨秀清。杨秀清还在笑,但笑得极不自然,脸上隐隐约约透着杀气。凌厉的光,盯着胡以晃不放。

胡以晃:“话不能这么说。李建成不学无术,刚愎自用,本就不当君主。这一,魏征是清楚的。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舍弃他。他本着忠臣不事二主的信念,竭尽全力为李建成效劳,与诸葛亮扶保阿斗相似。这一,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李建成不纳忠言,乃至灭亡,完全是咎由自取,与魏征无关,玄武门之变后,魏征被俘,本想死去,可是,却偏偏遇上了宽似海、求贤若渴的李世民。魏征秦王知遇之恩,才乃事新主。他并没有卖李建成,岂能说他认敌作父呢?依卑职看,这就叫识时务者为俊杰,魏征真俊杰也!”

胡以晃说:“魏征是唐代的大政治家。列为古代‘贤相传’中。先事皇太李建成。后事唐太宗李世民。他敢直言谏主,不徇私情。唐大宗把他比作一面镜,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忠臣。”

杨秀清拍着胡以晃的肩,亲切地说:“怎么不早跟我说呢?我这儿有好的舒活血丹,吃了保你好。”“谢九千岁恩典。”杨秀清又说:“别跟我客气好不好?这又不是升殿,什么咬文嚼字的!”

傍晚,侯

胡以晃不敢不从,站在侯谦芳背后,也同样念了起来。侯谦芳接着念着:“天将大任,唯我东王。平妖建国,抚绥八方。功盖日月,德布九江。万民称颂,天下安康。千秋百代,万寿无疆。当承大统,即位帝皇。四海归心,既受永昌。”唱完,首先下拜。众人都跪倒形,呼:“万岁,万岁,万万岁!”杨秀清昻然端坐,接受众人朝拜。

胡以晃摆手谢绝:“不可,不可。我是不纳妾的,请九千岁收回成命。”杨秀清冷笑:“什么事儿都可以破例。娶两个小老婆算什么?别忘了,这可是诰谕!”

此刻,胡以晃都明白了:这是他有计划、有步骤、蓄谋已久的篡逆行动啊!如今,连自己也被陷在里边,成了篡逆之人,想要离间自己和天王,这就是杨秀清找自己的目的。他又气又恨,暗中叫骂:杨秀清啊杨秀清,你的手段太狠毒了。不过,表面上没敢来。

杨秀清说:“传说李建成很信赖他,二人情同手足,亲密无间。魏征曾在李建成面前,力主杀掉李世民。争夺皇位。由此可见,他们君臣是多么亲密。可是后来,魏征却自其言,保了李世民认敌作父。像这样的人。还贤相吗?”

胡以晃听罢,不由想起了往事,几年前,还在金田团营的时候,杨秀清就是这格。他朗、豪放,不拘小节,大说大笑,有时还很诙谐,彼此之间。随随便便,则同餐,卧则同榻。自从永安封王之后,兄弟之间像垒了一墙,行动受限制,说话受约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虚伪淡薄了。特别是建都天京之后,这墙越垒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虚伪化到冷酷。今天。东王突然一反常态,说话举动恢复了当年的模样,使他意外。

侯谦芳站在队伍的右前方,声唱:“请东王九千岁升座!”杨秀清回归宝座,坐定形。侯谦芳又说:“大家随我念颂词。我念一句,你们随一句。”说罢,他拉开长音,念:“天将大任,唯我东王。”“天将大任,唯我东王。”众人重复念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