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江忠源得了两省半的实权,而且江忠源所在位置又是太平军的腹地,更加成为太平军最大的威胁。得知江忠源加官爵的消息之后,西王萧云贵曾经一度想要调集新整编好的三个师杀
江西去。
可惜当时的江忠源官职太小,和、向荣等清将都不会听他的。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太平军的蓑衣渡之败很像红军长征时的湘江之败,只不过红军经历过湘江之败后
取了教训,而太平军在蓑衣渡之败、定都天京之后,领导阶层却迅速的腐化了。
与此同时两广赶赴南昌的清军援兵也到了,清军一时间聚众十万兵。在江忠源的统一指挥下,清军接连攻破杨辅清的营垒,终于杨辅清不支各路清军的
番冲击,只得仓皇败退。在败退的路上又被荣禄、曾国荃、罗泽南等湘军截击,损失四万兵
。
看了这封信后到让洪秀全有些不好意思,看来西王为了能一击即中,为了能让洪秀全不背负无罪而诛功臣的罪名还是在忍辱负重的。
凭此功绩,江忠源功劳最大,得了毅勇图鲁勇号,加了总督衔后,被咸丰委以总督江西、福建、苏南三
军政大事的实权。江忠源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在庐州战死,此人其实一直是太平军前期最大的敌人,只是历史上官小位卑才在庐州被太平军围攻而死,否则之前只要江忠源参与的战役太平军都没能讨得了好去。
…
得到荣禄和曾国荃的禀报后,曾国藩也判断太平军那边陈玉成的忽然后撤一定是太平军内
了问题,决定抓住机会用实战来一次练兵,当即派遣罗泽南、李续宾等湘军大将率领一万五千湘军新募之兵
江西增援。
是役清军陕甘总督舒兴阿战死,折兵三万有余,而太平军损失更大,东殿十余名检以下将官战死或被俘,整个南昌战役加上西殿太平军的损失,共计死伤五万余人,丢失锅帐、火
、粮草、旗帜无数,而且太平军没有
掉南昌这颗钉
,未能达成战役目标,算是太平军近三年来最大的失败。
原本任命的林启荣等人因为熟悉军校运作被萧云贵继续留在上海担任军校的校长和其他职务。周立、黄威的第三师原本也是要开赴宁波的,但因为
了陈玉成的事,第三师被
急派往江西,他们要面对的将会是江忠源
清军的疯狂反扑。(未完待续。。)
虽然萧云贵有提前攻打南昌的想法,但实际的情况却不允许他这样,且不说东殿和西殿还在互相猜忌着,就是西殿动员三个师的兵力也不一定能击败此时还猬集在南昌的十余万清军,所以萧云贵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他把目光转移到了福建。
迹昭显,他必定提兵勤王云云。
就这样南昌之败的余波被萧云贵化解了,西殿看似吃了大亏,但萧云贵却把这些因素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来加以利用,借着此事他开始对陈玉成的整编,也不动声
的让军心、民心对天京方面更加的离心,最重要的事让天王和东王之间看不见的裂痕更加的
了。而萧云贵这一手趋利避害算是玩得甚为圆满了,其实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主意,他
后还有洪韵儿、左宗棠、王闿运、李开芳等人的帮衬。
却说荣禄这边虽然被陈玉成的回枪杀败,但好歹只损失了数百兵
,随后他和曾国荃都看
赖在南昌不走的杨辅清已经是外
中
。两人一合计便给曾国藩去了信函,力陈让曾国藩率领
锐兵
前来摘桃
。
福建的李廷钰、王懿德集兵五万有余,正屯驻温、台一线,对西殿苏褔省的宁波郡虎视眈眈,萧云贵决定先打掉福建的这支时刻还威胁自己腹地的清兵,继续扩大西殿的地盘。于是在新编的三个师整编完毕之后,萧云贵便命在宁波的李秀成接任第一军的军长之职,下面是李天熙、陈阿林率领的第一师、潘启亮、陈知命率领的第二师、周立、黄威的第三师。
江忠源此獠能耐很大,相比曾国藩利用军补给、结
寨、打呆仗的乌
战术,江忠源的用兵更加让萧云贵害怕。须知当年的蓑衣渡之战,江忠源凭着所
千余楚勇就敢伏击太平军三万余兵
的大队。此战不但打得太平军损兵折将。经历过此战的太平军将领都称,当时要是在远
观望的清军能迅速合围过来,说不定太平军的大队就要报销在蓑衣渡了。也就不会有后面的长沙之战、西王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