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四十八章海关关税(2/3)

虽然这个时候还没有现像清朝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这样损害中国海关利益的人和事。但萧云贵也知满清上海海关在执行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糊涂规定,嘉庆四年,清廷规定的海关税额为粤海关85。5万两,闽海关11。3万两,浙海关3。9万两,江海关(即上海海关)4。2万两。这一数额是依据各海关官员的申报而制定。大概只相当于征课总额的十分之四,而通常清政府能收到十分之一就很不错了,当中绝大

可仅过了半天时间,各国的照会就发到西王的大本营内,照会是由英国领事阿礼国发起的,上面详细阐述了各国商会、洋行的要求,要求太平军明确海关关税细则和办理章程。自从上海开战,太平军围城以来,满清在上海的海关运作陷于停顿,两个月来无人收取海关关税,大小商船偷税漏税极为严重,反正没人嘛。

照上述规定,不仅满清政府对外国船舶中国港的批准权被领事剥夺。而且外船港手续办理之权、海关缉私之权也被外国领事所窃取。领事报关制实行的结果,使得走私贸易,特别是鸦片走私“像一棵绿月桂般地欣欣向荣起来”,不法外商“毫不踌躇地抓住每一个机会。不是把关税逃避得一二净,就是用假报单或和解办法。千万百计缴纳少于协定税则所规定的数额。

双方经过激烈的争吵最后确定了付给各国贷款洋行五十七万两白银,并且得到各国领事的保证,将海关关税权移给太平军。为了海关关税顺利开始征收,萧云贵咬牙从缴获的白银中支付了这笔贷款,算是清了旧账。

,他知上海城一下,很多涉外商贸谈判少不了两人。

说起满清海关关税来历史很长,鸦片战争以前,外国商船到达广州,须投行认保,所有货税均由保商(即行商)代纳。战后废除了行商制度。光二十三年中英《五通商章程》规定“裁撤保商,则货船即由英(领事)官担保”;并规定了领事报关制的章程办法:英国商船后,即将船牌、舱单、报单各件呈送该英国领事,领事即据这些文件把船只大小、装运货类等项通知海关;英商船只卸货、装货时,亦应先期通报领事“由英(领事)官自雇通事转报海关,以便公同查验”;英商船缴纳税钞之后海关发给完税红单。商人即将红单呈送领事验明,方准发还船牌,令行。中英《五通商章程》还规定,外商若不遵守领事报关制,或有呈送假舱单及未领牌照先擅自开舱一类作弊行为,由领事代中国课以罚金。中英《虎门条约》第十二款并规定,走私案件也应由领事通报清地方官员“以便本地方官捉拿”光二十四年中《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均对领事报关制缉私问题也作了类似规定。

但太平军攻陷上海之后,萧云贵要想恢复海关的运作,收取关税,列的领事、商人们肯定不会轻松就范。各国领事虽然保证今后向太平军缴纳海关关税,但时隔半天之后照会就来,各国领事、商人们的意思很明白,太平军想收海关关税行啊,请明确海关关税的细则,海关如何报关、如何缴税等等办理的章程如何,同时既然恢复外贸商船的税收,那就请太平军成立缉私船队,严打走私船只,要是走私船只太多,会损害那些合法缴税的商人利益,要么你就别收关税,要收你就全都要收,这样才算一视同仁。

萧云贵也怒了,他娘的一群白狼,想不税就在老的地盘上生意?这肯定不行!你要海关关税细则是么?老来重新拟定!要海关关税办理章程是么?老重新来制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