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三章二次政变(3/3)

话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能马上办到的。

“那么,军队将尽快行动起来,我地总理。”陆军总司令站引起来说道,他的参谋长也站引起来。他们和其他的将军不同,他们注重办事效率,包括这种政治味道很浓重的事情。

1908年10月3日,大量的军队突然在黎明时分开进莫斯科。

皇宫、摄政王府、国家杜马大厦被“保卫”起来,一场逮捕和肃清“奸细和卖国贼”的军事行动在莫斯科、在彼得堡同时进行。

睡梦中想着登上总理宝座流口水的罗德江科被士兵们从被窝里揪了出来,他身边的一些被德国收买的政客。一些四下网罗的冒险者、投机分子也纷纷落网。

大公被限制在家里,沙皇的处境也基本相同。

10月4日,俄国政府和军方宣布召开新的国家杜马选举,并任命陆军总司令阿列克谢夫上将和政府副总理阿姆斯多夫为选举委员会主席。

10月5日,在控制了莫斯科及全俄重要城市后,维特和陆军参谋长博罗西洛夫中将带领俄国代表团乘火车前往中国。

一场旨在推翻有亲华倾向政府的阴谋被更干脆的政变反击掉了,尼古拉大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手栽培起来的两位将军在最紧要的关头站到对方那边,成为自己政治生涯的终结者。

俄国发生的政变并没有引起世界太大的震动,当然,这只是相对与上一次政变而言。

俄国政府很快就召见了各国的使节。表明以前的条约、协议将继续履行。使节们被告之:维特先生仍然是政府总理!

那就是说。英法俄三国协约仍然有效!英国和法国当然不会对俄国在政治体制上更向自己靠拢的政变发表什么不同的意见了。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一个经过政变后的俄国会比以前更有活力,对世界更有依赖性和责任感。而英国、法国则欣慰地看到。政变实际上打击了德国在俄国的势力,限制了俄国走专制、低效的回头路。他们把脖子伸得长长地,等待着俄国因为这场政变而强大一些。对德国的威胁更大一些!

大中华帝国外交大臣唐绍仪于1908年10月5日向各国大使发出了照会,照会文本在第二天也出现在帝国各大报纸上。“中国政府对俄国发生政治表示不安。当然。皇帝陛下本人和帝国政府仍然热切地盼望维特总理光临北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