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初探北冰洋(2/3)

直通厂区的专用铁轨上,一列密封车在专用机车的牵引下驶了过来。装卸台前,小型吊车和装卸人员早就准备就绪,将一个个大木条箱依次装上了列车,送往北方的贝加尔湖以东地区,供正在那里行适应训练的探险人员大规模地测试。里面装载着的是第一批托雪椎车。装备着1600CC四缸轻质汽油发动机,由短履带驱动的托雪椎车最大时速为76公里,有效载荷1600公斤,满载履带平方压力低于0。9KP,是未来两极探险队的利

,5万匹力的燃气机动力劲,可以让船冲上冰层,用船的重量将冰层压破,从而在冰海上开一条航来。撞击、重压,是破冰船的两大手段。而北极光号还有备用的两手段,作为帝国海军的舰船,她合理地装备了一门10英寸的大炮。48倍径和特制的穿甲炮弹赋予大炮轰击厚重冰层的能力;在船,还有一台类似于蒸汽打夯机的机,用来锤击两舷的冰层。

其他的准备工作也已经基本就绪,被装、帐篷、专制品、便携式电台、氧气钢瓶(袋)和呼已经装备到登山队,专用测量仪已经发往广东湛江装船。

成都,城北凤凰山军事工业区汽车厂。

“原来是这样。是中国国防军的登山队!难怪,难怪!将军阁下。你没有看到英国人发红的睛,没有听到法国人嫉妒的抱怨,当然,也没有看到我刚才的表情。帝国和个人,差距太大了。不过我可听说英国人正在组织新地,由政府支持的登山队。正在印度锡金准备境。

先期在此设营的有英国、法国、国登山队。他们目瞪呆地看着装备好得令人血的中国人有条不紊地在一条冰,冲击平地上安营扎寨。

国登山家斯通纳很快就与中国兄弟搭上了话,是通过廓尔喀向导的翻译才达成地。格桑准将不懂英语,斯通纳先生不会说中文,他们只能通过廓尔喀夏尔人用他们发音奇怪的语言行沟通,这语言把中国人称呼为秦人,把大中华帝国称呼为秦帝国。

可以说,面对未来的破冰探险任务,北极光号已经武装到了牙齿。她有极其固的躯,可以承受冰层大的挤压力;她有四大破冰手段,可以对付现在船周围的几乎所有类型的冰层(当然,类似于南极罗斯冰障那样的大冰山,就不是她能对付的了)。

1908年4月21日,格桑准将率领珠峰登山队结束了初步的适应训练和资囤积工作,在南坡海5356米的雪线设立了突击营地。

实际上在登峰造极运动中,海军将试验多新技术装备:大功率雷达和电台,无线电导航。抚式上飞机雪地、上起降,极地飞行拍照使用的值察照相材等等。陆军则在试验极地被服装备的实用,机械化小分队利用托雪椎在极北国土上巡逻的可能,新型全地形汽车地度越野状态下的可靠等等。

林凤鸣了半个多小时才绕着船台走了大半圈,工程的度是令人满意的,而建造的质量也是一等一的。在10多米的船上,随可以见到红底白字的标语:“用北极光向陛下致敬,向海军致敬!征服北极是湛江厂的荣誉!时间、质量,帝国的需要!”

人比人,气死人!在珠穆朗玛峰下地西方登山家们现在就陷嫉妒之中。中国人中突然现了极其专业的登山家队伍!从中国人的行动中可以看:他们对山环境非常之熟悉(废话!)。从中国人的帐篷、服装中可以看:他们了最充分的准备(也是废话!)。从中国人备的登山装备和香诱人的中可以看:他们是目前全世界最豪华地珠穆朗玛峰旅行团(大实话)。

有了托雪椎车!狗拉雪椎的方式就作为万不得已时才使用的补充手段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