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五章真相渐lou(3/3)

没有战争威胁了,全国人都在搞经济建设。是,是,我承认我以权谋私了,我也不再适合在商业大臣的位置上干下去。可我要等,等陛下发布命令让我卷被子走人。我也要等,要在这段时间里安排好手里的工作。唉,国家利益和私人利益,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摆错了位置啊!老叔糊涂了,适当的时候,我会向陛下请罪,向国家赔偿损失的。以后,大生-通海就靠你了。”张謇表现出的意兴阑珊是出于真心。

一直以来,他都从一个工商资本家的角度来参与到民族独立和国家经济建设中,也正是这样,由于资本家骨子里的求利本质,使他不能拒绝身边人的建议或者是默许了身边人的某些作为。但是,这并不是自己脱罪的理由,作为商业大臣,自己有渎职罪,在搞以权谋私;作为大生-通海的最大资本拥有者,自己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还碍于某人的面子搞起了走私交易。直到现在,张謇还不知道手下人倒腾的不仅是《中英条约》外的金属,还是关乎国家军事机密的重要金属!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距离,足以让手下人有相当充足的空间瞒着他做一些难以察觉的勾当。

不过,从聂文青透露的情况来看,事情快要水落石出了。张謇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他希望自己这个侄儿能在今后挑起大生-通海的大梁。

目送张謇的金龙车载着叔侄俩离开卫戍司令部后,良弼少将拿起电话要通了军事情报局…

十天后,上海工商金融界的高级社交***里,出现了一张时而颓丧、时而意气风发的新面孔——大生-通海集团公司的总襄理张中道。

同时,张謇的请罪辞职报告没有被政府和龙剑铭立即答复下来,商业大臣还得待在职位上继续工作,等待某一天的最终审判。

张中道的工作很有成效,通过他的位置能够发现军情局人员从外部难以发现的东西。情报一份份地转送到华俊林的手里,再经过分析和汇总后报给了龙剑铭。

袁世凯通过杨士琦和梁士诏,控制了大生-通海接近40的股份。

大生-通海的实际负责人林毓民跟杨士琦是同乡学友。

四川威远钢铁工程师何作柏有泄密的嫌疑。

梁士诏正跟英国商人布莱克松频繁接触。

一个由袁世凯集团牵线搭桥,借大生-通海集团强硬的背景从事军事机密交易的案件真相正逐步浮出水面。

可是,收网的时机还远远没有成熟。

龙剑铭和他的军事情报局,他的政府想收获的不仅仅是这起案件的告破和责任人的法办。还有英国在中国的军事间谍网,还有隐藏在后台操作这个事件的英国外交人员和袁世凯。政治上的最终解决才是这起涉及两国关系大案的结局。而要在政治和外交上完全能够站住脚。就非得有如山似铁的证据不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