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国际关系处理上的态度统一问题,实质上就是建立一种在友好合作关系之上的亚同盟关系。
马汉是一个称职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外交家,趁着第一轮经济谈判的空隙,上校求见了中国皇帝。
两人的友谊从1902年担任美国总统首席海军古文的马汉到旧金山考察海军造船厂的产能替补企业开始。在旧金山。马汉上校可以说是受益良多的。在另外一个时空的历史上,马汉上校作为帆船时代的海军权威曾经于1904年和代表海军技术的威廉·西姆斯少校展开一场战列舰建造观念上的争论。马汉上校主张限制战列舰的吨位并在战列舰上采用众人的中等口径副炮,在集中使用战舰的前提下追求火力密度。而西姆斯少校则看到了海军战舰技术的革新,主张在战列舰上配置多门单一的大口径主炮,提高战舰在中远距离上的攻击能力,减少甚至不安装二级副炮。这场争论是力世纪初世界海军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争论。正是马汉上校在瓣论中的败北,才有了英国“无畏”号战列舰于1905年安装10门12英寸口径主炮的结果。
不过。因为龙剑铭和所谓的“蓝星概念”的出现,这场争论在这个时空并没有发生,争论变成了马汉上校在面对事实后的转变,也保证了马汉上校至今在美国海军和世界海军的最高级理论家的桂冠。可以这样说,马汉上校在晚年的第二次辉煌是龙剑铭带来的。可惜,马汉本人是不会知道这些的。不过,在龙剑铭的眼里,这位有些倔强的臼岁的老头还是挺可爱的。至少。是这位上校促成了美联船舶目前在世界海军战舰建造技术上的主导地位。
军人,看重的是在战场上敌我双方的交换比;商人,看重的是交易双方的利益关系。龙剑铭似乎天生具有军人和商人的优秀素质,也正是这样,使他非常看重马汉上校的这次拜访。(靠!还要依靠马汉的笔和嘴去促成世界范围内建造超“密执安”战舰的热潮呢!)
龙剑铭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来会见马汉。在办公室或者紫禁城里任何一座宫殿里吧,那气氛太正规,不适合作朋友式的交谈。所以,大冷天的两个人加上一个陪衬“家庭交流”气氛的秦关只能在冬天的太阳下,在御花园里亲密接触了。
“马汉上校,今天您能来我很高兴,您让我想起了纽约的四人俱乐部,想起了在美国的美好时光。对了,这是泰关,他将随同您和国务卿先生去美国留学。”龙剑铭摆出的架势是完全把马汉当成了关系非常密切的私人朋友,这种姿态在一个皇帝和一个美国海军少将之间出现,不能不说是马汉的造化。
马汉不是白痴,他知道那个叫秦关的小男孩出现在这里意味着什么?龙剑铭是把这个即将去美国留学的小家伙托付给了自己!这是朋友间的交情,尽管自己和中国皇帝之间相差了30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