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由来,又是击宋又是抗辽,还夹杂了“驸马”这个噱头,众人心底都是明白这是影射今日的局面。梁后将青天卅三骑搬了出来,实在是含有深意的。
大宋神宗皇帝如何能够不明?不过如今的西夏已经对大宋称臣,也算是扬眉吐气地,努力做出微笑的模样:“舞来也好,今日观昔日之景也是别有个滋味的。”
青天卅三骑果然是非比寻常,还不见舞者已是好一通密集短促鼓点,夹胡琴和板胡之深邃,犹如密匝匝乌云压城,又似泼喇喇无情火发,鼓点声中,三十三名黑甲舞者摹得齐齐出现。
这先声夺人的气势果然极甚,众人俱是摒气凝神的看这名动天下地青天卅三骑之舞。看看究竟是何等的气势。
青天卅三骑之曲以鼓和板胡为主要乐器,最是沉重震撼,那鼓点如风雷一般地急促紧迫,板胡却是悠长深远,似波澜怒吼狂风悲鸣一般,那三十三名黑甲舞者或擎刀枪或持弓矢的挤在一处,却杂而不乱。脚步沉重的缓慢移动,便如真地是面对万马千军孤身奋战一般。
鼓声渐渐放缓,深邃的板胡带了凄凉的长声,三十三名舞者且战且退,弓腰缩肩仿佛背负了万千之重。胡声愈发的绵长苍邃。舞者已挤坐一团退到了法台的最后角落。
这青天卅三骑于那秦王破阵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一出场便浓墨重彩的描绘那不利地战局,极力的渲染兵临城下孤军奋战的悲壮。
众人看的亦是心头压抑非常,正为这面对十万敌军的三十三骑担忧之时,猛然间便是一声炸雷一般地鼓声响起。
仅仅是一个鼓点便如乌云之下的一道闪电,鼓声稍微一顿。所有的乐声齐齐止住。
那三十三名黑甲舞者顿时挺直了胸膛,步履坚定齐整,便如怒海狂涛般的舌绽春雷大吼一声“杀”!
还是只有鼓点之声相和。单调的鼓点没有半丝地变化,直接用的便是那战阵之上催军前进之法,简洁直接的鼓点直如敲打在众人心房,使人忘却生死,血为之沸。
李二听其声观其舞,想象着几十年前那一战地惨烈悲壮,此时应该是舞到了李元昊率几十名骑兵孤注一掷的时候。
在鼓声的间歇空当之中,诸般胡器齐奏。专一走那慷慨激昂的路子。锣鼓铿锵有力旋律昂扬三十三名舞者劈手扯下身上铁甲,裸露了胸膛猛然爆一个“杀”字,真的是惊观舞之人一个寒战。
陡然间,乐声大起,舞者为之昂扬振奋。便如怒海狂涛之中一叶扁舟,又似狂风暴雨之下不屈浮萍。不住有人栽倒再奋起扑出。其动作已经没有了任何变化,完全就是直上直下的胡乱劈砍,真是再现了那定国一战的血腥激烈。
恍惚间便如到了那黑烟漠漠红焰腾腾的沙场战阵,旌破旗残,马死人伤尤在奋勇当先地拼杀。直如赤壁鏖兵垓下大战,雄浑慷慨已经演绎到了极致。须臾间,破空之声大做,犹如漫天箭雨齐发,舞者却不退缩,口衔刀剑相互间挽手结成一面血肉之墙壁,任他风狂火盛杀起透云亦不得破。一舞者破壁而出,几番翻滚几番跳跃…乐曲之声已在不知不觉间加入了和声,起初时微微荡荡不易察觉,到后来已是慷慨大作成为主调。
如此这般翻江搅海裂石崩山之舞远非中原那些风花雪月可以比拟,和那些红红绿绿的中原曲调大为不同,最是雄壮慷慨。先不言其气势,便是所描绘的意境也是凋花折柳倒树摧林的大场面,不是那些个文人的小情小调。
众人皆知这演绎地便是李元昊在万马军中力拎萧胡靓的那段传奇故事,不由感慨:西北好雄壮!
果不其然,乐曲转为热烈欢腾、昂扬激奋,这表现地便是战场大逆转之后的欢喜。